當我們收到許德理姑娘(Miss Doris Ekblad)的電郵,知道她準備結婚的消息,真是既高興且意外。高興的是,在她退休回美國事奉之後,上帝為她預備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準新郎是美國三一神學院的前教授,及北美播道會的植堂監督;意外的是,已屆七十二高齡的她,竟然在此時此地,與她在四十多年前相識的,神所重用的僕人共諧連理。
許姑娘是外子和我在香港唸神學時的老師,她對學生的影響,並不盡在她教學上的知識,反而是她愛中國人的心,以及她對傳福音的熱誠。許姑娘的父親在一九一四年前往中國內蒙傳道,直至中日戰爭爆發才回到美國。她深受父親影響,矢志向中國人傳福音。她在美國唸畢神學後,便於一九五三年以宣教士身分來到香港,在播道會的堂會事奉,並在神學院任教,直至一九九四年榮休,才返回美國繼續從事中國學者的福音工作。
居港四十多年,許姑娘的廣東話簡直與港人無異。不論是俗語或成語,她都應付裕如,外子常常戲笑:許姑娘只差在未能「吟詩作對」。許姑娘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她最喜歡逛鴨寮街。有一次我登門造訪她,看見她家裡的牆壁掛了一具古老掛鐘,和一些中國式的裝飾品,都是她從鴨寮街的雜貨攤搜購得來的;當然,她愛中國人的心遠勝於這些物品。此外,每當許姑娘從九龍塘的神學院宿舍,前往九龍城購買日用品,她準會使用她的私人「環保坐駕」~一輛舊式腳踏車。而身高六呎的她,騎著腳踏車,在馬路上前行的身影,也就成為清晰的標誌,讓熟悉她的店舖伙計,遠遠便能認出她來。
許姑娘的流利廣東話,每每帶給她不少傳福音的機會。有一次,我們邀請她到舍下吃晚飯。我們住在西貢的村屋,只怕地道的香港人也不易找到,所以,外子便前往沙田車站接她,然後一起乘公共汽車回家,誰知我在家裡呆等了個多小時,仍未見他們回來。後來才知道,許姑娘在公共汽車上,故意坐在一個女孩子身旁,用廣東話跟她打開話匣子,然後和她分享信仰,又送她福音單張。外子見她們一直討論信仰問題,便不敢打岔;結果,他們待那位女孩子在總站下車之後,才再乘車回家。雖然,那頓晚飯吃遲了,但我們的心,卻被這位愛人靈魂的宣教士所激勵:飯可以遲吃,但傳福音的機會可能一去不復返。
許姑娘的婚禮,定於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佳節,即二月十四情人節翌日舉行。他們選擇這一天,是因為當天是中國的情人節。當我坐在威斯康辛州(許姑娘的家鄉)這所小小的教堂,靜觀整個簡單而隆重的婚禮過程,內心既感恩又激動。許姑娘在誓詞中,對神把這樣的屬靈人賜給她,感恩不已。畢竟她所看重的,是一個同樣願意為主完全獻上自己的人。
婚禮之後的茶會,除了四十多位分別來自香港、加拿大、荷蘭和美國各地的華人教會弟兄姊妹,為祝賀一對新人用粵語獻唱的祝婚曲外;還有一位現任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分享見證。他憶述三十多年前,當他還在香港唸中學,許姑娘每週一次為他預備午餐,並邀請他在用膳之後一起看聖經,又鼓勵他向神委身。
由於部分參加婚禮的肢體來自「五湖四海」,一位在當地華人教會事奉的傳道人太太,被邀請負責接待工作。她用電郵聯絡每個遠道前來的嘉賓,為他們安排接送和食宿,非常繁忙。我帶著體諒的語氣,問她會否過勞,她卻說:「一點也不,許姑娘把一生都獻給中國人,能夠為她做一點事,實在是我的光榮。」她這番話,正好道出我們一眾受惠者的心意。許姑娘實在為我們留下佳美腳蹤,我衷心祝福她們的婚姻幸福美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