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名著.育親情


2023 期(2003 年 6 月 1 日)

◎ 開卷有益 ◎ 李碧如


  提起小說,家長通常會把它視為消閒讀物,所以並不特別鼓勵孩子閱讀,有些甚至擔心孩子沈迷而荒廢學業。不過,當孩子年紀漸長,升上高小初中,如果不及早培養閱讀小說的能力,以後恐怕再也不會讀小說,那他就失去許多樂趣,也失去跟「智者」學習的好機會。

  好的小說其實是人生的縮影,透過小說可以認識人和認識社會。譬如讀曹雪芹的《紅樓夢》,就讀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學問;讀雨果的《悲慘世界》,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公平。

  讀小說,首先要讀的自然是經典作品。因為能夠成為經典,必定有其不朽價值,從名著入手,是培養孩子閱讀品味的最佳手段。可是,名著通常篇幅長內容又艱深,那豈不嚇怕孩子?那就從名著簡寫本入手吧。

  不論中外名著,絕大部分已有簡縮版本,選取時以能保留原著精髓、文字通暢而易於閱讀者為上。最好先引導孩子對名著有基本認識,譬如作者、背景等,然後開始閱讀才會收到預期效果。假如有相關電影、電視作介紹,好像早一陣流行的哈利波特、魔戒熱潮,又或西遊記電視劇等,都是帶孩子進入文學殿堂的好媒介。

  在孩子閱讀名著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同時跟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那就不單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而且可以增進親子情-是有別於孩子童年時的那種親子情,更近乎朋友間的情誼。

  會讀小說的孩子已踏入少年期,他們正嘗試探索人生並且有很多憧憬,家長可以利用小說向孩子展現人生的黑暗與光明,並且透過討論引導孩子反省和思考。這樣,爸媽便能適時地了解孩子成長的困惑,可以利用對書中人物的批判或讚揚向孩子婉轉提供意見,還可以藉著小說情節或人物際遇向孩子分享自己的苦樂哀愁,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此,父母子女就能夠成為無所不談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