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少年心


2023 期(2003 年 6 月 1 日)
◎ 余Sir信箱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我很擔憂孩子在緊張的學業中最終患上精神病,我聽過電台常說抑鬱、狂躁、焦慮、恐懼、強迫症這麼多怪名稱。可否簡單教我辨別如何觀察孩子有否嚴重至患病的程度?」

  若要判斷一個人有否「抑鬱」的徵狀,可先了解他有否以下一些生活表現;難以入睡、體重驟降、不能開朗地與人交談,甚至吃過多食物等。此外,也有時講及想離世去與一位已故親朋相會的說話。

  未必每個抑鬱者都具所有徵狀,但當他擁有部分和有較高頻密程度時,便要當心了!

  「狂躁」的特徵是多出現於成年人,說話急速並常帶誇大,不停地忙著生活小節,強迫自己要完成繁重的事務,睡眠也顯著地不足夠;故此,他的生活舉止常使旁人不安和緊張,家人會漸漸變得神經質。

  「憂鬱症」和「狂躁症」都是情緒症。

  「焦慮症」的特徵是針對假設的情況作出危難的反應,他常問:「如果發生......我怎辦?」一切都是難以容忍的「險境」。

  焦慮的人有一個很低的自我形象,常覺自己能力低,故此從樣子已看到是神經質,坐立不安。

  研究指出焦慮的人來自嚴酷的家庭,對孩子自小就要求得透不過氣。

  「恐懼症」的特徵是怕到陌生環境或與首次認識的人傾談,故此若邀請他作新嘗試是很難接受的。

  恐懼常是來自過去的創傷,怎知一個人有創傷?只要看他常重覆說一些印象頗深的生活環節,是充滿傷感的;便可了解他是落在創傷中。

  故此,若是有部分的以往痛苦經歷的事出現,那人便會產生大恐慌了。

  「強迫症」是一些陷於絕對化的禮儀行為者,有時他的因循程度使人難以適應,例如潔癖常洗手等。

  不單是表面行為,連思想也充滿了完美主義,甚至用懲罰的手法去傷害自己作為彌補錯失,這是很易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在少年階段,不少學生已有這類強迫症的徵兆。

  從小到教會認識神的愛和學習真理,我們的心靈不會隨世俗的慾望搖擺不定,認定一生的方向是活在神的意思裡,這才是身心健康的絕對保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專題專訪】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