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9 期(2003 年 5 月 4 日) ◎ 才德女子 ◎ 黃慧貞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早期的新聞報道最顯出人心惶惶。一個早晨的電台節目中,醫院前線的清潔女工怒罵政府不顧她們的死活,任由她們在全無保護的情況下處理高危廢物。淘大居民冷不妨成為重災區,百多個家庭在短短一星期內經歷家人發病、狼狽遷徙、隔離及歧視等遭遇;兩個當初懷孕的婦女紛紛病倒,母子在生死間徘徊及最後陰陽相隔。
作為一個市民,對政府的處理手法除了失望已無話可說。然而,「抗炎」工作與財政危機不一樣,資料和執行可以很大部分由市民自己掌握。在缺乏賢能領導底下,社區中的「抗炎戰士」反而隨處可見,其中表現出色的更是我們平日少有注意的人:公眾地方和樓宇內外忙於不斷進行消毒和洗刷的清潔女工;醫院中歇盡所能的醫護人員和默默地支援著他們的家人;家庭中的主婦,一面應付「非典型」生活的調節,不厭其煩地搜羅各種食療配方和全面防菌的要訣,一面為子女停課中如何繼續學習生活而操心等等。
眾多「抗炎」的實務中由婦女負擔的工作顯然不少。這些前線「抗炎」婦女每日默默耕耘的工作,相比於政府因著種種政治疑慮的舉棋不定,特別叫人想起聖經中的馬大。馬利亞或者真的得著難能可貴的機會,可以與眾門徒一同共享聽道的福分;然而馬大的辛勞又豈是白白的付出呢?投訴在高危環境中工作的前線清潔女工,結果引發了商業機構的一輪「送口罩」行動;一個從隔離營回家的淘大主婦,積極在營中結識了同座的各個家庭,在逆境中給予鄰舍最切實的鼓勵和支援。前線的「抗炎戰士」提醒我們珍惜社群中平日少有重視的馬大,肯定她們的角色和貢獻,這對於長遠的社群關係未嘗不是塞翁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