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我們開始在吃晚飯的時間,跟女兒曉恩說起我們的「故」事來。日復一日,每晚謝飯完畢,讀完金句,開始用膳之際,曉恩總會要求我們:「爸、媽講故事啊!」就這樣,我們分別說了許多關於我們的童年、少年和成長後的往事。
外子在五十年代初期出生於廣州,那時候,國內正值各種運動風起雲湧,他們的家境十分貧窮,吃的、穿的都非常簡單。當時他的父親已隻身前來香港,希望找到好一點的生活,剩下母親帶著四個年幼的子女,獨力承擔整個家庭,生活非常艱難。然而,對曉恩來說,父親所說的許多事情,她根本無法想像:例如他們曾經窮得只能用筷子舐些砂糖來吃飯,或是以蒜頭豆鼓炒石卵佐膳;甚至,因為沒有像樣的衣服穿,在農曆大年初一,兄妹倆只好穿著校服躲在家裡不敢外出等等。
曉恩百聽不厭的「故」事,包括外子來港後,在中學唸書時的趣事。他提到那位頂受學生歡迎的英文老師,如何把每日下課前的十分鐘,留作跟學生講三國演義、水滸傳;又如何把岳飛的滿江紅詞,改成現代版,以反映同學們學習的心態。還有教男校的中一老師,如何懲罰上課沒有用英文對話的學生;以及外子那幾年在航海生涯的見聞。
外子是個說故事能手,一件看來平凡的往事,經他的口,說來繪影繪聲。有時候,曉恩聽得口定目呆,連飯也忘記吃,害得作媽媽的要不斷提醒。
引發我們說起自己的「故」事,是因為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曉恩給爸爸大罵一頓;結果,一家人的心情大受影響。後來我和外子檢討這件事,發覺吃晚飯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刻,不應用來嚴訓兒女。於是,我們開始在這段時間,講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兒時的趣事。透過這個說「故」事時間,我們之間的關係更緊密,彼此得以進一步了解;而且曉恩也在不經意之中,明白到金錢得來不易,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是必然的,應該好好珍惜,不要隨便浪費。也不要忘記,今日所擁有的,全是神的恩典和供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