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處要注意的經文,是聖經中唯一一次形容耶穌基督被聖靈充滿,路加福音說:「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但河回來,聖靈引祂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四1)。若果說耶穌在接受洗禮後,又在出發前往禁食祈禱及接受魔鬼的試探前才被聖靈充滿,那麼是否在此之前,主耶穌不是被聖靈充滿的呢?筆者認為,三位一體的神,常是在一起,是不能分割的,在這裏形容主耶穌被聖靈充滿,是因為主耶穌作為道成肉身的人子,祂正踏上公開事奉的新階段,因此聖靈賜下新的恩典給主,讓祂有新的力量去完成新的託負。
同樣地,當保羅悔改歸主時,主的僕人亞拿尼亞給他按手,要叫他以後作外邦人的使徒,聖經說:亞拿尼亞來是要叫保羅被聖靈充滿(徒九17)。
(三) 聖靈充滿是主的僕人在面對特殊的處境時,神賜下的力量:保羅雖然在悔改時已被聖靈充滿,但當他第一次旅行佈道時,他遇上行法術的以呂馬敵擋他,那時神加力量給保羅,使他「被聖靈充滿」(徒十三9)有力量指斥以呂馬。
同樣地,彼得等使徒在五旬節聖靈降臨時已被聖靈充滿(徒二4),但當彼得被帶到官長前問話,聖經形容他「被聖靈充滿」有力地為主作見證(徒四8);不單是使徒,連那些為使徒被捉拿一事代禱的教會,當他們在祈禱後,「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四31)。這些例子,都說明一個已被聖靈充滿的信徒,他們在面對特殊處境時,聖靈會充滿他們,給他們力量去應付及勝過那挑戰。
另一方面,在整本聖經中,只有一處提及要被聖靈充滿的直接教導,就是以弗所書五章十八節,保羅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說話,但在文法上有幾點是大家要注意的:
從以上這四個文法的特徵,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在這裏是要提醒信徒,在生活中應努力追求讓聖靈掌管我們的生命,這個吩咐即上文所提說的一個正常委身給主的門徒,應有的屬靈生活。
結論
幾年前,一個美國生活的主內朋友告訴我一個經驗,他參加一間傳統的福音派教會,但覺得對自己的生命沒有太大的幫助;在偶然的情況下,他參加了一個靈恩背景的家庭聚會。在那裏,信徒很熱心祈禱、分享,追求過被聖靈充滿的生活。在這個超過幾小時的祈禱會中,他們一起跪下祈禱,有人說方言,有人認罪,有人大聲向神求充滿,他自己也很受感動。但時間久了,有人起來休息,有人到廚房取點食物加點心力,有人上廁去等,在這些「平常」活動後,他們再回來大聲向聖靈求充滿。這位弟兄不禁問:聖經是否教導我們應在這樣「激情」下祈禱才能被聖靈充滿呢?或應在「激情」及「平常」的生活中,都要追求被聖靈充滿的生活呢?我想後者才是聖經的真理。也許今天很多福音派教會應反省,為甚麼我們的教牧、信徒、教會好像失去了為主而活的熱心;另一方面,一些靈恩派的教會也應反省,若果追求被聖靈充滿的生活不能滲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裏,只追求聖靈充滿的特殊經過,如說方言等,這是否已離開了聖經在這方面的基本教導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