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
第 1894 期(2000 年 12 月 10 日) ◎ 探病錦囊 ◎ 羅玉貞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一)福音關懷:當我們向病人傳福音時,先觀察一下病人的身體及精神狀態是否能夠聽福音。當講述福音內容時,儘量簡潔,過程中留意病人對信息是否有疑問、查詢及思考,也留心察看病人是否希望有空間思想或與家人商量,如果能配合以上的觀察,作「恰到好處」的關懷步驟,相信對病人的幫助更大。
(二)心理關懷:較嚴重或長期的病患者,意志較易消沈,易生輕生的意念;面對這類病人我們的探訪是為他燃點希望。然而,能從消沈到擁有強烈的意志面對治療,我們需要探索一下病人是否有足夠的支持系統承托他面對困難呢?病人是否準備好自己承載這挑戰呢?在探討過後,探訪者可按病人所能接受的說話鼓勵他,為他打氣,是最適切的。
(三)身體關懷:曾有探訪者以愛心奉上湯水,病人不情願接受,在多番熱情勸喻下,終於飲用了,不久病人竟然嘔吐大作。事後探訪者反省了自己未能因應病人的實際需要,而接納病人的拒絕,還強人所難似的!經過此次經驗,探訪者學曉了一面不氣餒,繼續預備湯水,一面又提醒自己,病人縱或拒絕也不是白費心機,因為探訪者體會能給病人自由空間是最佳的體諒與關懷。
大家不妨就上述例子繼續探討,細心聆聽安慰師(聖靈的帶領)恰到好處的關懷技巧就會從經驗中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