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支持「輪流說」的人嗎?
第 1894 期(2000 年 12 月 10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在家裡我們都很暢所欲言,可是忽略了怎樣使對方說得舒適一點。
你有想過「輪流說」的原則嗎?表面說來不似困難,但試研究你每逢說完一堆話後,看來可以暫停一下,然而突然看到對方正想開口反應的樣子......。誘惑來了,可能是:
- 覺得自己今時的地位應講多些才像樣。
- 擔心從此失去說話的「發球權」。
- 懷疑對方剛才正「密謀」說些更有影響力的話,似乎沒有專心聽自己的「高見」。
於是馬上第一時間提高聲線,用一個強而有力的「我」字截斷對方的「侵入權」,然後又重覆一番毫無新意的說話。
故此一個能長期與人「輪流說」的人必定曾在EQ上成功地對付自己。
他一定不計較權力感,甚至非常支持人與人相處必須是公平的。
他一定不計較被別人說多了,因為他看好聆聽的機會是寶貴的。
他一定不預設疑心來對待人,因為他不喜歡誇張負面的假設,反正這些無法證實的假設不但未能增進友情,更是使人拉遠了距離。
「了解」與「輪流說」有很大關係,因為後者的尊重威力使彼此都放重點於一個高互動的聆聽過程中。
相反地,「搶著說」必定減低了解的機會,因為低的互動正出現在「你有你說,我有我說」。
我有一個朋友常是喜歡以「家長式」口吻與人交談,給人很大壓迫感,他和議別人的程度真低於百分之十,反之常以既定的主見來教導人跟他的決定。有一段時間沒有直接與他傾談,只間中用傳真方式討論見解,他回答傳真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一個小時便有回音。最近我翻閱這十次左右的傳真紙張,發現他從未同意過我一項意見,真使我禁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