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報紙看到很多強姦少女、殘害兒童和少年的新聞。不期然,一陣憤怒湧上心頭!這些人是怎麼了?他們怎麼能輕率地搗毀別人一生?他們心裡怎麼只有自己?怎麼不會替人家想想?......
連自己也覺得奇怪。已很久沒這般為一、兩宗新聞而憤怒了!自己不是做突發新聞(即死人塌樓一類新聞),沒很多機會接觸呼天搶地的場面,但新聞看得多了,耳朵聽多了,也就開始習慣了。
有些人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淪亡、人慾橫流!」流暢得有如順口溜。實在是甚麼意思呢?內容似乎是針對說話本人以外的情況,換句話說,很可能是指呂奇名言:「這是社會的錯!」
自己讀到社會上各種罪惡新聞時,很自然會問:「我可以做甚麼?」不問猶自可,一問便覺得自己甚麼也幫不上忙,甚麼也做不到。
是不是香港人太注重於「我」和「做」呢?有時候,過分著重「我」和「做」,反而會令人變得剛愎自用,甚至有種以為「真理在我手」,「我要替天行道」的錯覺。
當甚麼也不做時,又是否連感覺也受限制?我自己有時會因為改變不了現實而感無奈;這時便會嘗試以「平常心」待之。我沒留意過,原來對罪惡的憤怒,對無辜者的同情,也是操練之一。
這種操練是對社會的一片赤子情,不只想自己要改變甚麼,而是真正讓神來帶領自己,使自己對社會敏感和有感覺;當時候來到,神有安排時,祂自會呼召我們去「做」甚麼。
我在想,當人逐漸長大時,原本一顆柔嫩的心便逐漸硬化起來;感覺的操練,也許會使我們對身邊人與事的需要更加敏感和關心,使已漸剛硬的心,回復柔軟溫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