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兩地人


第3193 期(2025 年 11 月 2 日)

◎ 生活迴響 ◎ 龔立人

分享:

  香港與內地是否愈走愈近?從香港人角度來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香港人比以往更頻密地前往內地消費。一位替我維修汽車的師傅分享,「在鯉魚門食海鮮要接近一萬元,食材約五千多元,烹調費和茶水也要四千多元,但在深圳,同樣的食材和烹調只需三千。」他還談到自己在深圳配眼鏡的經驗。簡單一句,內地消費便宜、選項多、服務一流。相信這師傅的經驗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共同感受。除了消費外,回內地退休、安老,甚至接受月子服務將成為趨勢,兩地融合步伐正日益加快。儘管如此,我自己卻還未跟上這股潮流。自2018年以來,我便未曾回過內地。

  除了那些來香港「打卡」和消費的內地旅客,其他內地人對香港有甚麼印象?我接觸的內地人主要是大學生,相對而言,他們是一羣較為單純的人,暫時也沒有太大經濟和生活壓力。那麼,他們在香港有甚麼樣的經歷?他們如何看待香港的生活、文化與人情?

  近日,一位曾在西方留學的內地學生與我分享他對香港的感受。他坦言,對於香港人對內地的懷疑態度,他感到不舒服。他說,「香港人常說內地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審查,但這不準確,因為我參加的教會並沒有這種情況。雖然偶爾有政府人員出現在教會中,但我們反而視之為向他們傳福音的機會。」他又補充,「國家對教會確實有一些管制,但當你了解異端猖獗的情況時,就會明白這些管制是有需要的,某程度上反而有助教會的發展。」我感謝他對我的信任,願意坦誠地分享他的觀察和感受。我回應:

  第一,你要明白,香港人生活在一個相對地自由的環境,因此較傾向將一切審查和管制視為對自由的侵犯。你們在內地生活,雖然未必歡迎審查和管制,但相對而言,可能已經習慣了,甚至不以為然,選擇用正面回應。

  第二,既然你現在身處香港,不妨開放自己,聆聽和明白不同觀點,也可以多上網,透過資訊自由獲取更多視角。同時,在合適的環境下,勇敢表達你的看法,讓真正交流得以產生。

  他說,「我就是一個不太理會外在事物的人。保持心靈清明,好讓我能清楚聽到上主的話。」我笑着回應,「你有修讀聖經課嗎?聖經是在人最混亂和最不安處境下寫成。換句話說,聆聽上主的話不一定要心靈平靜的狀態下,更可以在混亂和不安中聽見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