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職場的Z世代青年


第3193 期(2025 年 11 月 2 日)

◎ 生活點滴 ◎ 綠心

分享:

  最近和一些新世代年輕人討論初入職場的體驗,他們提及如何由學生身分過渡到職員身分,又如何適應企業或上司的要求。

  例如,他們同感做學生時,功課可以跟隨自己的方式表達,但作為職員則不可以,要跟隨上司的指引和口味。有同學分享:「我試過在剪輯影片時,加了一些有趣特效,但上司說這樣做太花巧了,不符合他們機構影片的一貫作風。」

  另一位女同學覺得上司沒有文化,她按着指示創作了一些辦公室同事相處的短片,按着要求希望能宣揚企業工作環境融和。但上司看了之後認為不夠趣味,必須加上「屎尿屁」內容,始能吸引人眼球。

  有些年輕人崇尚自由,不願意困在一份工作中,假如公司不容許員工在家工作的話,他們便希望尋找另一份工時更靈活的崗位。也有年輕人選擇多份兼職工作,成為斜槓一族。

  一位企業培訓師告訴我,職場主管不了解現代的年輕人,覺得他們沒有歸屬感,動輒離職跳槽,投資在他們身上的培訓容易付諸東流。

  正職普遍每週一至五天,一週工作40小時,佔了我們人生睡醒時間的一半。職場需要和人溝通合作,遇到不理想的同事或分工不均勻時,要怎樣處理?甚麼時候要向上司爭取支援?怎樣在機構內物色晉升機會?怎樣適當地表達自己的貢獻?當中都需要有從上而來的智慧。

  女性在爭取晉升時尤其被動。過往經驗,男同事往往非常進取,入職時爭取更高的薪酬。而女同事則顯得非常害羞,不去爭取更高職銜和待遇。女同事可能要學習大膽一些,主動提出個人看法,記下工作成效,在適當時間讓同事和上司知道。年輕職員如能物色經驗豐富的前輩,聯成師友關係,能在重要時刻得到別人指引,有機會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由校園進入職場,基督徒同樣面臨不少挑戰,包括要建立新的朋友圈子、適應機構文化、工時長、職位期短沒有保障,這些都令年輕人對職場感到失望。教會可以如何和職青同行呢?筆者建議,我們可以透過查經和年輕人討論聖經對工作的觀點、教導和指引,聽年輕人分享職場的困難,鼓勵他們如何在工作崗位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