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3 期(2021 年 10 月 24 日) ◎ 畫出深情 ◎ 黃葉仲萍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學習不單是在理性的層面,也包括感性的層面。換句話說,學習是全腦的,也是全人的。
輔導工作有時看似是行為的改變,所以有behavior modification行為矯正法,專針對矯正行為問題。七十年代在學校廣泛地應用,對曠課、遲到、不守校規之類的行為視為最有效的方法。可是矯正了再反彈還是經常有的,因為只是行為的改變,只強化理性層面,如果未有加上感性的層面,這改變未能持久。
近年在神經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更深入探討行為引發腦裏面的變化,我們可以更清楚看見行為對腦內感情區的變化。從FMRI腦素描與磁力共振所得到的圖片,顯示某一些區域與外面活動有直接的關係。在附圖我們可以看見媽媽與孩子在親密關係中,彼此的腦素描都出現亮起的現象。這顯示代表行為不只是外面所看見的,更與內在反應有着直接的關係,這發現與證明引起許多心理學家的關注,因為行為與內在神經系統的鋪設,習慣形成、成癮行為的產生等都有很多啟示。
當然這對心理治療就更重要了,因為這發現更強調和突顯出關係對改變、對習慣的形式的重要性。
在輔導工作上,我們更要關注的不是成果,反而是信任、自然、接納、愛及情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