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天災人禍中罹難者的屬靈職事


2983 期(2021 年 10 月 24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月接踵而來許多可怕的意外,枉死的人不少,計台灣高雄市城中城大樓凌晨大火,四十六人罹難;未幾台灣新北溪水暴漲,體驗營友四死兩失踪。而數月前香港大埔亦發生的士撞上安全島,造成兩人無辜死亡的悲劇。

  但凡有多人傷亡的天災人禍,華人社會多有民間宗教團體請纓去為亡者做法事,藉以超度亡魂,予在生家屬安慰。

  記得多年前九龍紅磡區發生蹋樓慘劇,多人死傷,事發後除有道、佛教人士來做「法事」,也有附近的基督教會牧者親赴現場,為死難者祈禱。究竟基督宗教怎樣看「為亡者祈禱」呢?這不僅是牧養問題,也是嚴肅的神學及信仰問題。

  其實在大公教會的傳統,「為亡者祈禱」自初期教會已有,惟至到中古世紀,不幸地被物質化了,當時教會透過贖罪券的買賣,致令「為亡者祈禱」變成了交易,而這也是導致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

  到了更正教(Protestant)出現,「為亡者祈禱」就更被束之高閣。

  事實上「為亡者祈禱」不單是美德,也是基督信仰的重要元素。為逝去的人代禱,是要表達我們的愛和感受到與他們的連結。正如使徒保羅所說,即使死亡也不能叫人與上帝的愛隔絕(羅八38-39),由此我們的愛沒有死亡的界線。為亡者的禱告正要表達,我們對他們的陪伴是超越死亡的,這是愛和團結的重要標記。

  在意外中遽然離世的人,需要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關懷及代禱,藉此表明基督不會漠視甚至撇棄他們。我們相信,亡者在跨越死亡大門時,不是孤伶伶一人,而是有我們與他相伴。禱告是一個愛的圍網,包圍着不幸的亡者,以便他們得着上帝的愛。

  著名神學家拉勒(Karl Rahner)曾有一段很感人的禱文:「主,也請祢在他們一生的奮鬥之後,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願祢永恆的光輝,此刻作為信仰之光,而在永恆中則成為極樂生命之光,也照亮着他們,如同照亮着我們一樣。」

  面對生離死別的天災人禍,教會除了籌款救災,或辦論壇記者招待會督促政府汲取教訓,改善政策,更有獨特而不能被取代的屬靈職事,就是為在災難中罹難的人代禱,這正正表明我們所信的基督不單是活人的主,也是死人的主; 死亡的權勢永遠大不過基督恩典的力量,惟有祂才可親領亡者歸入其懷抱。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委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