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牧養


2973 期(2021 年 8 月 15 日)
◎ 教會觸覺 ◎ 胡家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普遍社會的角度思考,若期望別人瀏覽教會的資訊(崇拜或所有相關內容),在聲音和視覺效果上,必須比在學校上課或公司會議更出色,否則就算內容有多豐富,也是徒勞無功,難以讓人停留。這是在商業社會,對於市場策略的基本認知,否則眾多品牌都不用邀請代言人了!因此,軟、硬件的裝備是不可缺少的(預算約十萬)。接着就是內容,即是簡化或改善聚會的形式。只要大家試着從家中聚會的角度出發,就會悟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青少年崇拜的敬拜時間由本來十五至二十分鐘,縮短為十分鐘,因為普遍的青少年都不會在家開腔高唱,加上在家聚會,專注力會較為薄弱。此外,講道信息也需要調整,嘗試圖文並茂及增加互動性,例如邀請弟兄姊妹在即時通訊回答問題或留言回應。現在為非常時期,在這種窮則變、變則通的氛圍下,教會上下必須多給予空間嘗試,總會尋找到出路,不可能第一次就成功,但必須努力多走一步。這不單可減少或避免會眾「轉台」,人數更可能不跌反升。無論如何,要保持教會不斷前移。

  就着以上的前言,有三點希望與大家分享:

  一.連結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即使在疫情下實體聚會暫停,我們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維繫和支援弟兄姊妹,與會友連結。

  1. 崇拜及主日學

  除了舉行網上聚會,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因此,我們很快便着手研究網上主日學和崇拜的方案,不是探討可行性,而是研究如何讓大家持續收看。在短時間內,教會同工未能成為專業Youtuber,惟有邀請資深的義務和顧問同工幫忙,希望吸引弟兄姊妹參與網課。在瞬間萬變的時刻,我們也只能這樣,結果喜出望外,不單祝福了本堂的弟兄姊妹,而其他教會也同樣受惠。有見及此,信徒培育部同工更四出訪尋能夠合作的伙伴或教會同工,一同合辦課堂,鼓勵弟兄姊妹在限時內收看,增加現場參與的誘因和迫切性,並且設置問答時段,加強互動。

  2. 兒童區

  同樣,兒童區的同工也以相同的概念,每週為小朋友製作影片,影片完結後設有小組分享時段,提高互動性。從崇拜期間小朋友的表現及家長事後的回饋,都見證小朋友非常投入和積極參與。同工分外有心,雖然是網上崇拜,但同樣為小朋友預備小禮物,讓家長可以到教會領取。

  3. 青少年區

  青少年習慣「掛機」,對於青少年同工和導師而言都非常吃力,初中的情況特別慘烈,幸好用Among us、牛頭王、猜猜畫畫等遊戲,勉強能發揮少許的凝聚力,此時我們只能先維持關係,真理教導方面略為放輕,有待日後追回。而去年受疫情影響,無法舉行暑期福音興趣班,我們本想以「懶人包」的方式,送到少年人府上,再透過Zoom同步上課,但後來九月份疫情緩和,我們便安排於星期六上午恢復舉行「暑期」興趣班。感恩在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再度停課前完成了!對於再度回復網上團契和小組的穩定性,起了相當的作用。

  4. 青成區及成人區

  青成及成人的弟兄姊妹,除了平日在通訊羣組多作慰問及了解需要,同工在節慶期間,也親自送上小禮物,或請他們到教會領取。同樣,我們也為福音對象預備小禮物,作出關心與支持。盼望疫情後可以繼續聯繫,將福音帶給他們!

  效果

  疫情期間,很多事情都是突如其來,因此,我們不能用以往沿有的思維模式解難運作。例如在崇拜直播的質素上,過往認為要循序漸進地升級器材,其實現在更應該要在短時間內有嶄新的改變!坦白說,我是外行人,因此,信任音響組和直播組的同工和弟兄姊妹是非常重要的。我呼籲堂會在這方面大力支持,讓事奉者得力,參與者亦享受其中!

  另外,以往不少弟兄姊妹要輪班工作,無法參與主日聚會,現在則可以參與網上聚會,或重溫崇拜及主日學錄影片段。所以,即使實體聚會恢復,各堂會也需要認真考慮,長遠進行崇拜和主日學直播的需要,以增加彈性,與時並進。或許大家仍有不少顧慮憂心,但假若內容、影像和音效都處理得好,自然就會有相應的效果,不一定要邀請名講員。以友愛堂為例,所有同工在疫情期間,無論是所屬牧區或信培部課程,都全人投入拍攝。從往年到現在,信培部製作了十多個影片系列,上載或直播多達一百四十條影片;截止二零二一年七月初,每部影片觀看次數都有最少四百次,當然,知名講員就過千啦!以上都引證了只要教會同心正中需要,努力就不會付諸流水。在未來一年,我們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

  在事奉的過程,你會發現其實弟兄姊妹非常關心教會,認真學習真理,也會主動幫忙拍攝、剪接、上字幕和繁多的後期製作等,既吃力也沒人留意的工作,當機會來到,大家都很用心拼命賣力。網上崇拜和其他聚會,都是從會眾的角度出發,因此,我們除了努力詮釋上帝的話語,也要在科技上跟上,可說我們都「被成長」了不少!

  界線

  疫情下的牧養,與其想得太多,倒不如實際行動,打破過去的牧養框架,非常時期以非常的牧養模式,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Do Something!舉些簡單的例子:大部分教會都沒有想過使用轉數快或Payme的奉獻方式、「隔空」聖餐、從沒有想像過的天主聖禮形式(水槍洗禮),都為過去固有的框框帶來了全新的面貌!早在多年前,資深又前衞的海外牧者就已經指出,人羣和世界都在網絡和雲端之中。假若我們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模式,我們肯定會與世界的距離愈遠,就連「車尾燈」都可能見不到!

  總結:

  網上直播暫無法取締實體;同樣,當實體無法實現,網絡也許是不二法門和出路。

  兩者皆須要盡力做好,才能應付突如其來、瞬息萬變的時代。

  胡家豪(宣道會友愛堂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