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是運動迷,所以並不熱衷看奧運比賽,不過,二零二一年的東京奧運會裏卻有許多好看的時刻,那些不論勝負都坦然面對,充滿歡樂的時刻最叫人難忘。
其中以破紀錄奪金的台灣舉重選手郭婞淳的表現最令人驚艷,在她穩獲冠軍之後仍向自己挑戰,奮力試舉一百四十一公斤,結果失敗躺在地上,她並沒有哭喪着臉,反而開懷大笑,有記者從高處拍下郭婞淳的笑臉,那充滿自信的快樂笑容真美,告訴大家她多麼享受比賽!
同樣懂得享受失敗的還有最近網上重播的島國吉里巴斯選手David Katoatau,他在二零一六年里約奧運舉重失敗之後,忽然笑着跳起舞來,大胖子風騷地扭腰擺臀引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他這一扭腰,叫全世界都留意到他的國家吉里巴斯正因為全球暖化,面對海平面升高將遭淹沒的危機。
兩位運動員的笑容有着不同含意,卻同樣讓人敬佩。郭婞淳笑的是自我挑戰之樂,即或失敗卻仍勇於嘗試;David Katoatau笑的不為獎牌,而是把握時機,喚醒世人對吉里巴斯的關注。他們的胸懷如此坦蕩,笑容如此真摯,重新注釋了失敗的意義,為奧運會的存在價值直接加分。
近年,取消奧運會的呼聲愈來愈高,最為人詬病的當然是奧委會已變成貪腐機構,而奧運會則淪落為大國展示實力的競技場,為了爭取佳績運動員濫藥醜聞不絕,加上各主辦城市為舉辦比賽大興土木,結果新建運動場在奧運會之後多半荒廢無用,完全是浪費資源。
除非,更多運動員能夠不論勝敗都享受比賽,更多的運動員不必為追求成績而濫藥,更多的小國能派出代表去宣揚所屬國家的文化特質,那麼,奧運會才有繼續舉辦的價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