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東京奧運終於在疫情延期一年後完滿結束,閉幕禮那天香港全城關注都放在李慧詩身上。筆者因要講道,不想分心查看手電最新消息,要在崇拜結束後才能分享李慧詩奪得銅牌的喜悅以及全城的歡悅。總結是屆一金二銀三銅成績,不單為歷屆最好的成績,也是土生土長的「土炮」多年培訓到了收成的時刻。
究竟「土炮」的成就與移民怎麼樣拉上關係?關係一定會有,不過在乎相關的程度。筆者估計「土炮」的成就可以為留港發展提供了多一重動力,也可以說為「移民」減少了一分動力。
「留」與「溜」始終都是人生一大抉擇,值得多花時間思考等候禱告來作決定。有人選擇移民,因為看到「留下」的負面因素而不再存有盼望。有人選擇留下,大部份是猶為沒有選擇機會下而被迫留下,因為沒有「條件」及「儲蓄」,不得已而留下,正如「溜」一字,缺了「三點水」,便成為「留」字了。但亦有不少有條件移民的人,選擇留下。
有些人是為了理想緣故,因為留在香港可以繼續貢獻促進民主自由公平公義的社會。相較之下,移了民之後,可以產生的影響及貢獻將會愈來愈少了。有些人是為了天國的緣故,留下來可以進一步參與新形勢下的宣教使命,以及牧養仍然留在香港的羣羊。有些人留下是欣賞到香港提供的方便遠較外國實際,如社區及親友的支援系統、交通方便加上長者二元乘車優惠可以多點外出活動、保健醫療制度使得港人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方、大灣區的整合為本港經濟提供發展及就業機會、加上不少人移民後加快了「向上流」的機會等。
是次奧運的氣氛,亦加強了港人自信心及士氣,在未來日子繼續為港增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