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天賦語言才能優於男性
第 2932 期(2020 年 11 月 1 日) ◎ 譯經隨筆 ◎ 洪放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本期筆者要討論的,是觀察到一個現象,女性學習外語能力平均來說是勝過男性。筆者強調「平均」,是因為也有例外,有個別男性學習外語也表現得優越。但總的來說,學習外語還是屬於女性的強項。外語學得好,掌握得純熟,進一步就升格從事翻譯了,當然翻譯通常是指翻譯員由外語翻譯成為自己的母語,這是最理想的安排。假如由母語翻譯為外語,就要考翻譯員的外語功夫了,考驗他或她是否真正純熟掌握那外語。
筆者年輕時曾入讀巴黎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這是屬於尖頂式的翻譯訓練,有很多校友畢業後進入了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任職。學院不算大,學生二、三百人,但可提供修讀翻譯課程和師資的語言就多達二、三十種。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記得當時同學當中女同學佔了八成,男同學只有兩成。換句話說,每五個學生當中,四個是女性,一個是男性。近年筆者有機會到香港浸會大學的翻譯學院出席講座活動,與會者都是翻譯學院的同學和校友,筆者就趁機會放眼觀察,計算在座女生和男生的比率,也是八成對兩成,多麼巧合!看樣子這個比率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
筆者家母是廣東人,說得一口純正廣府話,父母年輕時曾被派往當時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提岸當宣教士,家母甚至負責當地電臺的粵語福音廣播,而家父是閩南人,則擔任閩南語福音節目。父母六十年的婚姻生活,雖然一直生活在說粵語的地區和環境中,家裏也說粵語,但家父的廣東話說了六、七十年了,總是帶有濃烈的閩南語口音,反而家母學閩南語卻說得頭頭是道,甚至曾在越南生活十多年而學得琅琅上口的越南語。女性學外語比男性優異,又好像得了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