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示播列」和「西播列」(一)


2919 期(2020 年 8 月 2 日)
◎ 譯經隨筆 ◎ 洪放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二零一四年筆者曾在本報專討論士師記十二章裏提及的「示播列」和「西播列」,覺得還涉及很多值得談論之處,而且引申出更多的有趣題材,故此今次再提這兩個譯詞,作為引子。

  士師記十二章裏提到以法蓮人因為發音不準,把「示播列」說成「西播列」,結果揭露身分而被殺。古代以色列人雖然分為十二個支派,但應該不是甚麼人口龐大、散居在幅員遼闊疆土的民族,各支派更沒有長久分隔而不相往來。以色列地其實不大,今日從南部的別示巴到北端的但,開車兩、三個小時就可行畢全程。再者,令筆者困惑的,是以法蓮支派古時分獲得的疆土位處中央,他們領土就在猶大耶路撒冷以北,可以說位於中心地帶,四通八達連接各處支派。然而,以法蓮支派的人卻又怎會早於士師時代竟然逐漸發展了自己獨特的口音?他們不能發出「示播列」中的「示」音,即國際音標所指的/ʃ/或英語的‘sh’音,而只可發出‘s’音。前者「示播列」的第一個希伯來文字母為‘shin’שׁ,後者「西播列」的第一個希伯來文字母則為‘samek’ס。

  再令筆者困惑的,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好像總是會演變出多種多樣的語言和方言,這是否應驗了創世紀巴別塔的詛咒呢?令筆者驚訝的是在編撰「希伯來文-中文詞典」時,發現了希伯來文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含有/ʃ/或英語的‘sh’音的詞彙特別多,而含有‘s’音的詞彙相對比較少。就舉些數字例子,在通用了上百年的Brown-Driver-Briggs希英詞典裏,收有以shin字母開首的詞條多達533項,而以samek開首的詞條則只有205項,不到一半!

  由於本週刊的讀者大多數說粵語,故筆者需要交代清楚,這個‘sh’音(即國際音標符號/ʃ/所代表的)粵語是沒有的,粵語唯一比較相近的音,也許「特殊」一詞中的「殊」字或「薯仔」中的「薯」字。但嚴格來說,粵語的「殊、薯」字準確拼音應為‘xu’,而不是‘shoo’。總而言之,這個‘sh’(/ʃ/)音就好像把食指頭放在緊閉的撅嘴、叫人不要作聲時發出噓聲的那種聲音。相反地,標準漢語裏這個‘sh’(/ʃ/)音則多得很!

  以下是希伯來文「示播列」和「西播列」兩詞,差別在於兩詞首個字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