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抗疫之戰
第 2898 期(2020 年 3 月 8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回想十七年前的沙士,病源也是來自內地,香港當時釀成二百九十九人去世,一千七百五十五人受感染,而當中的醫護人員便有八人殉職,三百人受感染,那次抗疫對香港人來說的確是痛苦的烙印,特別是對醫護人員,疫症突如其來的侵襲,防護裝備不足,加上對新病毒所知無幾,以致成為香港慘痛的歷史。
記得當時曾採訪一位年輕的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沙士肆虐,他要到最前線作戰,但他初任爸爸,幼兒出生也要隔兩醫院,他更不敢回家,怕令全家受感染,整整一個月只能透過視像看看自己的幼兒,又或者只能叫太太抱着幼兒到露台,讓他從樓下遙望幼兒,如事者三個月後直至疫情減退,他才能回家真正親眼見到幼兒的第一面。雖然需要與家人分離三個月,但他認為自己比起幾位在那場「疫戰」中,喪失生命的醫護人員,他只是喪失短暫的親子時間,確是微不足道,他認為他們醫護人員都有共同的信念就是要緊守崗位,打好那場抗疫的戰爭。
幼時常常在歷史故事中,聽聞瘟疫是如何可怕,想不到自己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疫症,大家終日活在惶恐之中,不知下一個是否會是自己「中招」,惟有常戴口罩、密密勤洗手,更要好好鍛鍊自己身體來抗疫。不過我們自身抗疫比起醫護人員在疫情最前線作戰,真是微不足道,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少一個感染,就可以少一份對醫護的壓力。其實我們真的需要為一班在前線搏鬥的醫護人員打氣、加油,期望沙士的慘痛經歷不會再重演,我們汲取過去痛苦的教訓,一起打好這場抗疫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