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誠實助出困境
第 2890 期(2020 年 1 月 12 日)
◎ 要聞
社會事件令不少信徒感到情緒難以梳理,甚至與上帝失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和公理匯研已於十二月六日舉辦「攬炒」時代的信仰力量系列講座(四)——「凝視紛亂中的我」,由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榮譽講師黃麗彰博士主講,透過心理、情緒及信仰向度,省察自身在時局中的心路歷程,以情緒誠實建立接收性,感受上帝同在。
黃麗彰博士提到近日社會事件,讓人感到很多荒謬、不公義的事存在,不少信徒有感上帝掩面不回應祈禱,更甚是受情緒影響無法看新聞。她指,政見不同是源於個人經驗和理解,今日很多家庭已陷入無法對話的狀況,社會變得兩極化,「當兩個羣體間非常對立,最可怕不是公義對邪惡,而是公義對公義,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一方。」
她認為在這段時間,最大危機是不知道自己情緒被影響,她舉例受影響者行為上會不斷重複做無意義的事,如不斷進食、看無內容的電視;因內心交戰不斷,令人缺乏心理力量,如與立場不同的父母,既想接近又想遠離等。在社會巨大張力底下,人開始接觸不到情感,變成使用大量分析方法去處理問題,「愈多分析,愈少與自己情緒結連,最後與自己分裂(disconnect),腦身心無法融和。」
她不諱言,近日在輔導室超過九成的求助者離不開談及社會事件,有人提及時驚慌手震,亦有人極度怨憤,可見事件對不少人情緒侵蝕性甚高。她提醒,情緒會令思維受到障礙,愈無法疏解自己情緒的人,愈會認為自己所想的是真理,相反,能夠疏解情緒的人才可以聆聽他人觀點。
培養情緒誠實 過渡負面情緒
今日社會充斥着不信任和許多謊言,黃博士認為在此刻處境下,人在情緒上需要承認有些事情已經破損,過去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模樣,需要哀悼過去美好的日子,「外在愈大荒謬,愈要往愈深的內在旅程,從中發現一絲平靜。」
「上帝很有趣,看似掩面不顧的時候,間中會有些事情令人振奮。」黃博士分享到冰島旅行時,發現火山爆發間接引發了法國大革命,令西方民主誕生,當時被認為冰島的黑暗時期,在歷史卻成轉捩點。她藉此鼓勵信徒要相信神仍然掌管歷史,同時建立好自己的接收性(receptiveness),讓心靈連接,感受上帝同在。
她指要建立接收性,先要處理負面情緒(process negative emotions)。她播放一段影片,解釋人類左右腦分別用以處理理性分析和情感,兩者雖然關連卻是獨立,無法控制,如不快的情感,不能透過正面思想去解除。她認為,大腦的結構正啟示了人需要情感上的誠實(emotional honesty),讓情感真實地呈現,「有時我們會感到害怕不知道上帝在哪裏,但無數信徒認為害怕就等於對上帝無信心,於是叫自己不要害怕,但最大危險就是因而變成情緒上的不誠實。」
「尤其是在荒謬年代,要面對情緒誠實有很大挑戰,很多時候我們會對上帝感到憤怒,於是希望用新的角度去調校,但這對整理情緒毫無幫助。」她提醒情緒會積聚,甚至破壞身體機能,所以需要誠實地確認和承認它的存在。惟很多信徒感到難過時,會視為自己「跌倒」,又或視困苦為成長的機會,結果忽略過渡情緒的時機,以致真正受傷的事情無法得到醫治。
情緒並非軟弱 上帝掌管歷史
「神學上,情緒也是上帝給人的禮物。」黃博士直言,基督徒世界是對自我情緒極度要求高的羣體,容易怪責自己的負面情緒。她提醒,情緒狀況並非軟弱,而是讓人意識到自己是普通人(human),感到焦慮是源於限制;感到哀傷是源於珍惜;感到憤怒是源於界線被侵犯。她強調情緒的出現,是表達內在需要未能得到滿足,而非人格的表現,愈能誠實面對情緒,才能真正接受現實,而且情緒需要在消化後才會產生智慧,讓人明辨是非。
她續言,情緒上的誠實必須要純粹(pure),例如對別人感憤怒是因自己感到失望,對事情無法改變感到無奈,而無奈底下是難過,「要接觸自己,而非將焦點放在他人身上。」她總結說,面對當下荒謬的局面,各人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也在受苦當中,除左頭腦上相信上帝掌管歷史,更要建立心靈狀態,透過對情緒的誠實,處理堵塞的情緒,以能真正感受上帝的同在。
黃博士又言,以往常談撕裂後,可以通過溝通而修和,現在不再談,「坦白地說,有些事未做到,未必是對與錯,是某程度上的無奈。」她認為,有些愛需要遠距離才能愛得到。她最後特別推薦依納爵靈修傳統的書籍,幫助信徒更深認識情緒誠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