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世紀五零年代初,在毗連中國的朝鮮半島上爆發「韓戰」的日子,國內的政權才剛剛變易。那時中國內戰仍未塵埃落定,豈料新的戰事卻又逼近國境,局勢極之不安;因此新成立的政府不容許洋人留駐在國土之內。於是在中華大地的所有洋人都要離境,他們或是歸回本國;或是暫時退往香港,觀望情勢,盤算下一步的去向。
這項由於政局上「更朝換代」,及突發的中外戰事所引發的「大撤離」,既然波及所有在內地全境的洋人,「西教士」自然不會例外。當那些年,在國內工作的所有西差會及任何西方教會背景的組織,都同樣地必須將「洋人」成員撤出中國。西教士也同樣地,或是歸回本國;或是暫時退往香港,觀望情勢,盤算下一步的去向。
在那個年代,政局動盪導致「難民」湧來香港。這大量的民眾主要來自鄰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一帶,也有不少來自內地其他省區。從內地「大撤離」的洋人可說是另類「難民」,他們退至香港與這些「民眾難民」相遇。「西教士難民」發覺,這些「民眾難民」豈不正是自己原本在國內各地服侍的對象!
於是奇妙的事情出現了,退撤來到香港的西教士,可以在香港向原本在內地服侍的對象傳道;因為那些服侍對象也來了香港。這項驚喜的發現,促使不少過去只着眼於中國內地,而從來未曾在香港工作的西差會,開始認真思量要立足香港,延續服務華人。在這項摸索前路而重新定位的歷程中,美國路德會可說是一個典型。
在一九一三年,中華民國成立不久,「美國福音道路德會」(Lutheran Church Missouri Synod)開始前來中華大地,集中在長江流域的中游地帶傳道。及至一九四九年,中國政局急轉,促使西教士開始陸續撤退。其中四人當在香港等待交通安排回國的時候,覺察到湧來香港的「難民」之中,竟有說着他們懂得的長江中游的方言的。
結果這四位宣教士都留下在香港,開啟美國路德會在香港的傳道工作。傳道初期為了應對滿眼的「難民」,工作項目是多方面的;除了牧靈之外,物資濟助也是重點。一九五零年成立第一間教會,就是「路德會救主堂」。現時的教堂在一九六八年建成。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