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建構和平社羣
第 2872 期(2019 年 9 月 8 日)
◎ 要聞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已於八月二十三日舉行「使我作和平之子」公開講座第二講,由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陳家富博士分享「建構和平社羣的神學思考」,從神學理論探索教會在撕裂後的角色,逐步建構和平社羣。
陳家富博士指出,過去世界各地經歷過戰爭、種族清洗、暴政壓迫後,需要處理相當多善後工作,不少學者研究發現,在這些過程中宗教羣體的介入和參與並扮演重要角色,協助重建公正和平(Just Peace)的社會。「公正和平在舊約和新約傳統都有較一致的觀念。」他說,公正和平是一種包容性(inclusive)的理想,特別強調在矛盾和衝突狀態下建立和平社羣,最終目標是達至整全的狀態。
他解釋在聖經概念中,公正與和平互為表裏,缺一不可,「沒有公正而談及和平,很容易被理解為和諧穩定、避免衝突矛盾,結果只會出現不公義的狀態。」而舊約傳統「Shalom」實指在撕裂中關係遭到扭曲,需要建立正確關係(Right relationship),回復整全性才達至「平安(Shalom)」。但亦有神學家認為,基督教不應以追求回報式的公義為復和的前提,因為真正的寬恕不應帶有前設和條件,倘若要求對方先道歉的寬恕是有所限制的。
新約傳統則強調上帝的拯救是禮物,和平國度是耶穌帶有批判性的終末信息。他說,耶穌的福音雖沒有帶來革命推翻羅馬政權,卻帶來革命性意義,是一種更深層次批判社會制度、政治所帶來的壓迫,也是新約經文針對政權的暴力和敗壞所發之信息。
陳博士繼續從神學角度反思教會角色,教會的存在目的是顯示基督,因此是一種彌賽亞式的存在,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展現出對公正和平的追求,「教會作為衝突的第三方,應成為修補撕裂、促進復和的重要角色。相信香港教會亦正在探索這種身分,但可以更大膽、更快去思考。」
他續言,神學家認為聖餐是危險的記憶,因暴政多想清洗記憶,聖餐卻是挽回的記憶,不斷回憶,述說故事,提醒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在聖餐中打開生命的深度和屬靈意義,透過擘開基督的身體進行修補和復和達至整全。「聖靈給予教會羣體識別正邪的恩賜,帶着使命講述社會不公義,促進和平,表達與受壓迫者同在的承擔,與受害者同在就是福音,也是教會存在的重要目的。」惟他提醒教會這種先知式的彰顯同在並不容易,需要抵擋很多威迫利誘。
建立和平社羣需要時間,陳博士指出在建構和平工程的首個步驟是強制式和平(Peace forcing),當事態已經到了反人性而無法有機會自動終止時,往往需要使用暴力進行制止,如希特拉集中營徹底扭曲人權,聯合國聯手的反恐等。其後是締造和平(Peace making/building),宗教羣體能以第三方身分參與,如南非成立「真相與和解調查委員會」中教會和宗教人士的角色,由不同立場和階層的人述說故事,迫近真相。
關於暴力問題,他說:「非暴力並非一種投降、順服或被動接受的態度,而是以另類操作的方式,非常積極地對抗暴力的邏輯,這需要極大的創意。」他不諱言現今很多提倡非暴力的人只有口說,忽略身體力行的積極性行動。他提醒對抗暴力難以獨善其身,正如潘霍華晚期參與對抗希特拉,需要在具体行動中作抉擇,當中涉及很多灰色地帶,他形容就如瘋子駕車撞途人,當中少不免使用暴力將制止瘋子行為。而另一種稱為「潛藏的暴力」,如政權和媒體建構虛假世界,扭曲真相。
「漠視不公義的制度,沈默已是暴力的施加者。」他提醒教會要時刻反思有否成為施暴者,甚至用最神聖理由施加暴力,德國教會至今仍為在大屠殺事件中沈默而道歉。他認為教會必須學習謙卑心態,開放與不同立場的人對話溝通,醒覺聆聽外人的批判,又再提醒對基本人權執着是非暴力的核心,目標是羣體免於恐懼和威脅的狀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