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安息助重新得力
第 2850 期(2019 年 4 月 7 日)
◎ 要聞
身心疲乏可說是都市人的通病,事奉者亦會因各種原因以致內裏疲乏枯乾,如何幫助他們重新得力十分重要。中國宣道神學院已於三月三十日於觀潮浸信會舉辦「疲乏與安息」公開講座,探討如何強化自我靈性和正面信念,以致能在疲乏中得着釋放。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何慧明博士開宗明義指,精神健康是個人身、心、靈統合的一種生活方式,以致人在生活不同層面都能良好運作,在其崗位上發揮應有的角色。她表示,每個人都應擁有最佳健康狀況的生活和經歷幸福感,然而不少調查發現人類精神健康面對極大挑戰,如世界衞生組織二零一五年數字顯示,全球約有三百二十二萬人(4.4%)患抑鬱症,十年間升幅高達18.4%;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去年亦發表報告,指全日制學生的自殺案件增加了52.6%等。
關於港人疲乏現況,「2018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研究工作小組訪問了逾千名香港市民,發現接近一半人的精神健康指數處於不合格水平,情況嚴重。她指,對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的生活範疇包括學業、工作、身體狀況、人際關係、家庭和社會爭議等,如狀況不理想容易衍生負面情緒,影響精神健康。
靈性信念 精神健康重要基礎
她強調,靈性是達致精神健康的基礎,因靈性代表個人信念、人生哲學和價值觀,例如自我身分和價值、人際關係、人生目標等,如能以正面樂觀的思維面對,將有助緩和壓力感。她以企業家馬雲為例,指馬雲人生中面對許多挫折,如升學及求職屢次失敗,但他仍堅持積極不抱怨的原則,在失敗過程中不斷調整思想和行為,持續改善自己以達到目標。「這經歷給予我們啟發:雖然面對挫折,但如能像他一樣將負面情緒轉化成正面向前的力量,我們的精神健康才可得到更大的保障。」
何博士引述《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一書,指健康的信念具備靈活彈性,如承認不幸事件的存在,但相信它們能被跨越等;不健康的信念則固執偏激,如將事情絕對化,認為自己或其他人都是差劣的。她續言,不健康的信念會衍生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鬱等,從而帶來消極的行為,因此建議人要學懂與不合理的信念對話,即先檢視不健康的信念,找出支持和不支持這信念的證據,以更加現實的信念代替偏差的信念。她舉例,如婦人認為丈夫過身後,她的人生便沒有支持,她應思考人生「不一定」沒有支持,繼而在生活中尋找證據,最終或會發現有其他人可成為她的支持。
她強調,「不一定」是整個轉化過程的核心,因代表人生中多了一個選項和機會,得以慢慢培養正面的健康信念。她又建議,疲乏者可嘗試寫下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寫下一句正面思想回應,又或者每天記錄正面的事情和感受,目的是擴展自己的思想和可能性。
熱心信徒 靈命或更容易疲乏
在對談環節時,該院基督教屬靈導引碩士課程導師何林月滿博士指出,疲乏生命是因內在生命出現透支,就如枯乾的井,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事奉,但內在生命已離開活水源頭,不知不覺與主疏遠。她認為熱心信徒生命更易疲乏,一方面是因他們被定型,結果愈做愈多;另一方面是為主做事和與主同在兩者失去平衡。
「以事工代替親近神,以出席學習代替與神關係。」該院基督教屬靈導引碩士課程導師廖慧芬姑娘回應說,今日社會很重視工作,久而久之將價值建立於工作之上;信徒雖然對神的知識擁有很多,但生命卻沒有與主交流結連,以致出現疲乏,事奉熱誠減退。何林月滿博士坦言不少信徒以忙碌為由,迴避人際關係、家庭責任、與神之間的瓜葛,口說明白得救是在乎歸回安息,卻像以色列人般倚靠自己,不願浪費時間。她提醒要小心陷入失序的依戀,由愛慕神變成愛慕服侍,甚至將事奉據為己有,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何林月滿博士又指,耶穌一生的事奉從不疲於奔命,生活有節奏,焦點有時不在眼前需要,而是離開羣眾進行靜修。她提出回歸安息的五步驟,先從各項事務中轉向生命之源,安定在主內,與主結連,回顧和省察生命,以致重新得力。「踐行方法是在觀念上轉化,知道安息是主所喜悅,而非可有可無,也不是有空才做,學習從馬大退下來做馬利亞。」她提醒安息是由愛慕主而來,而非靠意志和責任,並建議在生活日程中安排有節奏的安息,如分早午晚三次進行,每年亦安排退修時間。
「不可以以跑一百米的方式跑馬拉松,否則去不到終點。」廖慧芬姑娘透過曾經歷過疲乏的跨文化事奉者的覺醒,提醒信徒重整生活節奏,學習放手,讓神介入因為安息是神聖的空間。她鼓勵信徒培養安息的習慣,只選取重要的事去做,學習說不,時刻操練意識省察,仰賴恩典,「接觸自己就接觸到神,因為神住在我們心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