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道十一號


2839 期(2019 年 1 月 20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九龍半島南邊尖端的東側,有一座小丘;這處地段原本名叫「大包米」。英國佔治九龍半島不久,就在這個山丘上設置炮台,名為「九龍東一號炮台」。炮台後來轉而用作豎立報時訊號,自始「訊號山」的名字不脛而走;山丘上面的訊號塔現時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在這古蹟旁邊,中間道十一號,Mariners' Club(海員俱樂部)亦已矗立半個世紀了。

  由一八四一至一八六零的二十年間,英國相繼佔治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南部;因此得以牢牢控制位於兩地之間的海港。長久以來,海上船運是香港建城發展的命脈。由於海運頻繁,隨着船隻來往而在香港過境、以至短暫停留的海員,為數極多。海員生活艱辛而飄泊,身體和心靈的各方面都需要關顧。有見及此,立足香港的西洋商務公司早於一八六三年就成立了 Sailors' Home(海員之家),為這些遊子提供各種服務,其中包括附設一所教堂。

  英國聖公會的The Missions to Seamen(海員傳道會)於一八八四年開始在香港工作;出於與「海員之家」雙方的服務資源可以互補,兩方由翌年開始合作。海員傳道會既主理教堂事務,亦營辦海員旅舍。至一九三零年兩者合併,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現時的名稱是The Sailors Home and Mission to Seafarers(海員之家及海員傳道會)。

  位於尖沙嘴中間道的「海員俱樂部」由「海員之家及海員傳道會」營辦,於一九六七年落成啟用。大樓內設有一所「聖彼得堂」(St. Peter's Church),擔負對海員的牧靈工作。天主教會的 Apostleship of the Sea(海洋使徒)在一九六九年加入海員俱樂部的牧靈服務;一九七九年又有Danish Seamen's Church(丹麥海員教會)加入,至一九九五年再有 German Seamen's Mission(德國海員傳道會)加入。

  一百多年來,船運業變化萬千。在一九七五年,海員之家及海員傳道會貼近業界新情勢,在葵涌貨櫃碼頭設立多一所「海員俱樂部」基址。反觀尖沙嘴的基址,已不再是舊日的海運中心了。中間道的大樓已在二零一八年三月啟動重建,日後將以新型態服務社會。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