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後香港教會新形態
 神學取向影響社會參與


2801 期(2018 年 4 月 2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及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已於四月十六日舉辦宗文社六十週年社慶公開講座(六)基督教與社會系列「從一九九七至二零一七:回歸與香港教會」,由講員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葉菁華教授主講。

  葉菁華教授分享回歸後的各方面轉變,如教育方面,津校的教學語言由英變中、推行校本條例,以及二零一二年反國教運動,學生、家長及辦學團體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他又提到二零一四年的雨傘運動,當時引起教會許多尖銳爭論,包括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因開放堂址予示威者休息,被指支持運動;亦有立法會議員點名批評三間教會受美國勢力影響;三間神學院響應運動而罷課等。他續說,當時有長執停止奉獻以展示對領導層失望,亦有年輕人不滿教會講台出現反對聲音,以致不少信徒離開教會,至今仍未妥善處理相關問題。

  社會議題方面,近年同性戀議題最為教會關注,三會三宗成為反同運的堅實勢力,推動參與政總音樂會,又要求立法會議員交代立場,他認為這是一種影響政治運作的方式。此外,教會團體亦曾參與反對賭波合法化,及成立組織關注貧窮問題。

  教會與社會關係亦出現多個新形態,教會消息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如建築物重建與地產霸權爭議,又或高官藝人談論信仰;傳媒和社交媒體會就牧者言論和講道進行公審,成為公眾關注;神學亦漸受公共知識分子所注意。

  基督徒人口雖少 惟辦學影響力大

  「香港基督徒人口雖然少數,但影響力大,因為教會團體開辦學校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機構佔相當可觀比例。」葉教授引述多個研究指出,超過一半中小學,及大約四分之一社會服務機構由基督宗教團體營辦,而香港基督徒人口約為15%,恆常參與崇拜則約有8-10%。他估計部分是曾返教會後離開,更多「非教會基督徒」是在學校信主。據調查所得,香港有近六成信徒因熟人而信主,有近兩成則經學校信主,「基督教接觸社會的社會形式中,學校是讓人信主的最重要途徑。」

  葉教授認為,神學取向直接影響信徒的社會參與。普世派(ecumenical)認為社會參與是教會宣教使命必要一環,其神學並不接受只辦佈道會而沒有社服和社關,因此回歸前較多與中方及三自接觸。福音派(evangelical)亦重視社關,但不認為屬於教會宣教使命,多強調基督徒的獨特身分,因此回歸前多支持家庭教會,又以開廠等方式在內地傳福音;回歸後與內地開始交流往來,有領袖視內地為大好禾場,「福音派以傳福音為最高原則,其他事情可以放下。」

  他坦言回歸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取替過去普世派協進會的角色,以堂會為單位進行更緊密聯繫。靈恩派則成為回歸後的新興力量,他們以轉化城市為目標,積極參與社服、商界、政治等範疇中,亦因擁有財力和社會資本而發展迅速,更積極在內地開拓福音禾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