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兄指出了現代人喜歡「代替品」,因為求真太累了!許兄為指出現代不少人希望「不埋身」,以逃避深入交流,異曲同工都指出,做人做得真其實沒那麼理所當然。
何解呢?為甚麼現代人不敢做我?
社會學家指出現代人追求民主自由,甚至是「將任何制約減到等於零」的自由,然而物極必反,當社會普遍傳遞大家都享有無拘無束的自由之後,就出現「逃避自由」的新一代,他們喜歡批評、不負責任、不願承擔、害怕選擇,簡單來說,逃避做我!
放在現代男女關係,就叫人明白,若一個女孩子結識了「逃避自由」的男朋友,他從不主動,一切沒所謂,不喜歡送花,拍拖行街睇戲吃飯毫無主見,你喜歡甚麼他不知道,生日並不珍惜,拍拖周年忘記了,做事返工進修等等事情未打算過,一大班豬朋狗友,一遇上選擇就猶猶豫豫不知所措,任何計畫堅持一會兒就放棄了,簡單點講,這個「男朋友」沒有甚麼「人」味!
沒有人味,代表了我們直覺到如果是一個「人」,他會很不同,問題是,我們若再深思下去,做人是否反轉那些「不」就變成「是」呢?即是說,假若這女孩子結識到一位「理想男朋友」,他擔起一身的重擔,凡事「上心」認真選擇,大膽細心溫柔硬朗,遇上重大事情就挺身而出一力承擔,對人對事對自己有要求,對未來滿有理想目標清晰,每天早睡早起,勤奮好學,而且,一開始就把你拉進他那一絲不苟地進行的人生大計。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大好青年」,就明白這世界為甚麼會孕育出「逃避自由」的新一代,因為我們會懷疑那個「認真」男孩子,扛得起嗎?苦得起嗎?做得來嗎?可以成功嗎?會不會太嚴肅了?不得不承認,在現今社會做個「大好青年」,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壓力!
為甚麼不敢做我?因為我裏面又軟弱又自卑又膽小又怕事,要成為社會要求下的標準人士,簡直沒可能,不如隨波逐流好了!
怎樣才可以做個有「人」味又不用這麼「吃力」的我?
這使我想起馬太福音彼得跌落海的故事,當耶穌大有能力在海面上行到門徒那裏,彼得就勇起來,要下海玩水上飄,怎知在海面上踏了幾步後,被風浪嚇到即時落海,幸好他懂得大呼:「主啊,救我!」耶穌即時一手把他拉上來,帶回船上。
信心一遇上風浪就「衰」了,然而,我們會試第二次嗎?第三、第四次嗎?當每次主耶穌就在旁邊,一次又一次把我拉上來了,怕甚麼!為甚麼我不敢做我,當主耶穌每一次都將我帶回平安的軌道上,我學習做我又行近一小步了,如此掙扎着成長,就是今天我們學習去做個人的真實寫照。
劉文亮(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靈修部主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