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邊境的難民
第 2780 期(2017 年 12 月 3 日)
◎ 要聞
近年學生自殺事件頻生,自二零一五年八月起已有七十五名學生自殺,當中包括三名小學生、四十名中學生、三十二名大專生。政府、教育界及基督教團體在學生自殺問題上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已於十一月二十四日舉辦「自殺還是他殺?」研討會(二),從政治、教育制度和信仰方面,反思教育方法及政策,探討可行方案。
自殺問題 追溯尋死原因
立法會議員邵家臻開宗明義說:「七十五個青少年不是數字,而是故事、生命。」 他指,今年的施政報告重點只放在經濟發展,民生議題關注嚴重不足,對青少年自殺問題更是隻字不提。上月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邵家臻譴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學生生命的鄙視及冷漠」,並要求政府盡快召開「關注學童自殺高峰會」,但只換來一句「不用激動」。他表示面對七十五條生命,他可以更加激動,惟他反問,在只顧經濟的政府眼中,到底一條命值幾多錢?
現在是一個「被」的時代,有人被自殺、被就業、被失蹤、被自願,甚至有學生團體發起「防止青年被殺協會」。他認為這些自殺的學生是「被」自殺的,所謂「被」正是指一羣沒有話語權人士代表的無奈。
他解釋,政府處理學生自殺問題時,往往只會製造一個「Check list」評估人的自殺指數,或者責怪網絡渲染自殺信息,甚至將學生自殺原因歸究於提出關注自殺問題的議員。相反,相關團體處理學生自殺問題時,首先會將此歸類為被自殺,並非單單將問題成因歸究於「教育制育」或「社會的錯」,而是停下來思考,自殺者在生活上面對的問題和困難。
另類教育 反思其他出路
教育大同總幹事張惠侶分享,如何在香港實踐主流教育以外的其他出路。她以教育大同嘗試推行LBD(Learning by doing)課程為例,為小朋友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透過設計、閱讀和遊戲,做到自主學習和全人教育。她認為,推行LBD課程先要老師願意「放手」,在學生安全及尊重別人界線的前題下,盡量給予他們自由。此外,LBD課程不計學分,即使未能完成最後的作品也沒關係,因課程不鼓勵競爭,最重要是享受學習的過程。
她指出,具體實行上可將一般小學課程,改為上午教授學術知識,下午進行LBD課堂。她坦言,部分家長一開始也難以接受這種教育方式,但經過了解課程目的和方法後,大多表示理解及支持,現時已有不少學校主動聯絡機構希望加入LBD的行列。
除了教育制度外,學生的壓力來源也來自家庭。她表示,家長教育小朋友時,多會只講「不准」卻很少向他們解釋原因,而且以控制的方式進行教育,沒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小朋友的需要,影響到他們日後成長。相反,如果家長放棄以「高控」文化教育小朋友,便能在他們心中種下光明的種子。
靈性塑造 減輕自殺誘因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教牧事工部主任王家輝牧師指,觸發學生自殺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未能處理嚴重的情緒困擾,如抑鬱、失戀等;第二是希望以死脫離痛苦,如壓力或欺凌等;第三則是一種溝通方式,以死亡作出控訴或報復,令使他痛苦的人感受他的痛苦。
他又提到,自殺的風險因素包括個人性格、社經狀況和病理學如家族自殺史等;相反,如有良好的控制情緒技巧、對生命教育和死亡態度的認知、健康的人際關係、社區資源的援助等,則可成為保護性因素,減低自殺的風險。他解釋,一個人即使風險因素大,但有保護性因素作為緩衝區,或能暫時令他不去自殺,甚至徹底放棄自殺念頭,反之亦然。
美國不同研究調查均指出,靈性在防治自殺中擔當重要角色。「靈性」不單指人與上帝的關係,更包括了個人與他者、自然界和自身和諧關係。一般而言,自殺者通常感到生命沒有意義,或羣體支援薄弱,信仰系統和信仰羣體正好為這兩方面帶來幫助,從而減輕自殺誘因。此外,靈性塑造也能為人帶來社羣的支援,社羣支援不單是父母的責任,朋輩、教師、社工、教友甚至醫生都是支援之一,如能及早發現問題,盡早處理,結果或許會大不同。
王家輝牧師總結,現時社會扭曲的價值和制度令人產生巨大的壓力,教會應作出抗衡,提出另類選擇,以及注重全人靈性教育。他表示,理解現時辦學對學校指標有一定要求,但籲教會反思辦學的目的和意義,「教會辦學是否只是與世界看齊?如果與一般學校沒有差別,那為甚麼教會要辦學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