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不少教會大興土木,紛紛興建新堂,籌款數額動輒以億計。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教會籌款,銀碼最多幾十萬至百餘萬,只要牧者振臂一呼,會友多積極響應,用豬仔錢罄儲錢,集腋成裘,多能成事。
惟近年教會籌款,不籌則已,一籌就往往以「億」為單位。現時一般「打工仔」月入頂多兩三萬,一億元幾等於四百年收入的總和。但一些牧者如此說,不要太擔心,因為以前的籌款都是一步一腳印,上帝的恩典夠用。
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跟今日社會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日子香港經濟發展方興未艾,百業興旺,只要大專畢業,多很快找到穩定的職業,薪金按年拾級而上;即或升讀不上大學,社會也有多元的選擇,只要有一技之長加上肯發奮,五至十年內也可安定下來。而且當時除了有徙置區、廉租屋,也有大量居屋供應。夢寐以求的「安居樂業」,在那二、三十年間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享有。
有了穩定的生活,自然追求心靈的滿足。六、七十年代教會吸引了無數青年人歸主,他們多出生於戰後十年內,是名副其實的「戰後嬰兒潮」新生代,多出身貧窮,捱過鹹苦,長大後乘着香港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生活逐步改善。他們多具備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也因生活安定而樂於捐獻。至於再長一輩而事業有成者(例如開工廠,或做醫生、律師、會計師、校長等),許多更一力承擔了教會的需要。樂善好施,是那一代的特色,也是他們能力所及。
但上述兩代人,到今天已步入或早已步入退休期。新一代又如何呢?他們出生於八、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年代,正值環球經濟滯脹期,貧富兩極化,而泡沫經濟又導致實際收入減少,薪金大半用在供樓,意識型態上他們多傾向「小就是美」,響往「共享經濟」,對玫瑰園式的教會或教會機構大型建設未必認同,如此他們多不會由衷支持種種大型事工計畫。
幾十年前「一步一腳印」,只因當時的「一步」真的比較小;今天的「一步」往往是登天之遙,而新一代會友的腳步又如此蹣跚!
這一點點社會學常識,我們不妨多多思考一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讀書樂】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