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性是一種不會自覺存在的思維,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所以你沒有第二次生命來對比你的習性原來只是一項受環境影響的行為,而你不察覺,所以你沒有意識去改革。
按觀察,牧者的思想習性通常是「怎樣解決羣羊遇到的困難」;另外,就是「怎樣栽培這些羊成長,使他們可以繼續傳福音。」當牧羊人設置了這種思維模式,於是就展開一連串的後續行動。首先是形塑一個充滿愛心的傳道人形象,而其愛心的表達方式就是幫助羣羊「解決問題」,即使不能解決那個問題,也要不斷「代禱祈求」。另外,要好好預備講道和教導,而最大的挑戰是舉辦門徒訓練,最好是三、五、七年的訓練課程。陳述以上的思維並不是想反對這些做法,而是想指出要不斷更新這些思維和行為。這並不是牧羊人職責的全部,只是一部分。
要反省的是:是否只有這兩種習慣性思維?當你發現你服侍的教會愈來愈少青年人,你可能要留意是不是就只有這兩種習慣性思維,因為,時下的青年人最討厭就是被設定為「我有問題」、「我有困難」、「我有不滿」。青年人不是因為他有問題、他有困難、他有不滿,所以才發表他們的言論;重點是青年人發現了一些不公平的事、不公平的做法,所以他要表達。但如果牧羊人一開始就將對方設置為「尋求幫助的人,以讓牧羊人幫他解開鬱結」,這就導致重重誤會。再者,今天的青年人從小就學習方法論、通識、不同角度看事物等等。對於區區一個門訓課程,你不要再要求他參加三、五、七年以學懂一些概念和知識,三、五、七年新穎的行動就比較好一些。
過往的牧者側重個人的關係,這當然是時代的需求。任何時代的人都需要親切的關係,但處身於今日高度競爭的社會,除了關係,還要生存。着重解難和栽培的牧養方式正正解釋了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的福音工作,往往就集中在教師、護士和公務員身上,很少是貨車司機、地盤工人和清潔嬸嬸身上。原來牧者的自我定位,決定了教會三數十年的生態。
今天,我們都要更新一下定位,牧者的工作不只是解難的執行人。普遍信徒每天遇到的困難也不是一個牧者可以解決的。港幣二萬元一呎的住宅,上海、浙江、新加坡等等,全球華人都是競爭者,每月不吃不用,也只能買到一平方呎的土地,而且在茶餐廳也要七、八十元才吃到一個晚飯。這些問題只能代禱?
兩國論要求教會以專職福音的本分,締造上帝子民得福。身處香港,牧者的職責是要實踐福音作為人生的基礎,就是在這般境況中,我們是否仍可發展出一套能夠在香港好好生活下去,活得有尊嚴、有喜樂、有仁愛的生活?將末世的平安在今天顯現出來。今天我們不單栽培信徒,為信徒解難,也要帶給他們盼望。千里之行,在於兩國論裏論到教會的職分,就是我們要加多一條問題來挑戰自己:「我怎樣幫助香港的羣羊過着屬於上帝的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