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
 前瞻教會在香港的遠象


2750 期(2017 年 5 月 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為記念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於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一連晚舉辦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系列講座「我們的遠象─基督徒對香港的承擔」,首日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張振華及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長林崇智主講。

  張振華監督以「基督徒的身分與召命」為題進行分享。他指,非信徒或者會追求和諧穩定,安穩退休,見步行步地過活,然而基督徒卻被賦予身分和召命。「遠象是關於將來,每一個人都是向着將來而活,基督徒對將來的定點應是耶穌基督的再來,審判死人活人,因此我們追求的是在末日被稱為義。」基督徒要維持被稱為義,就要行在耶穌心意裏面直至遠象的到來,也就需要履行召命。

  張振華監督續言,上帝給「傳福音」使命予教會,因此基督徒的身分就是「傳福音的人」。他細數每一代信義宗教會的信徒向世界傳福音,直至百多年前發現中華大地,坐船越洋到中國,並在一九二零年成立中華信義會。及後,有信義宗信徒前赴香港服侍難民和傳福音,彭福總監督並於一九四九年決定定址香港傳福音,一九四九年在加連威老道舉行首次崇拜,亦是香港信義會真理堂的前身,由首日崇拜只有五人出席發展至今,「教會的身分從沒有變更,對香港福音工作有所承擔。返教會不只是圍內辦團契、佈道會,以我為中心,更是應該為香港尋求一個更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不論是教育、社會服務還是醫療工作。」

  教會的召命是要成為香港人的祝福,因此張監督鼓勵信徒要積極向身邊不同背景的人傳福音,並且加強教會內部門徒訓練,培育更多有活力的事奉,讓信徒能有動力在平日生活中傳福音,在社會各階層中實踐「信徒皆祭司」。他又鼓勵信徒可組成類似「非政府組織」(NGO)的組織,服侍有需要的人,或在社會上倡議一些合乎聖經倫理的價值,而信徒議政、論政,甚至參政,也應落實考慮,竭力追求公義、健康和公平的香港社會。

  林崇智會長以「教會改革運動對年輕人的啟迪」為題分享,他指馬丁路德當時是一個約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對生命鍥而不捨地掙扎和追尋,勇敢地對教會和社會所提供的答案提出質疑,不順服權威,充滿青年人的特色。他續指,今日普遍年輕人都抱有理想、有衝勁且熱愛生命,不能忍受不公義,也不願與現實妥協,他認為信徒應鼓勵年輕人不要即時接受教會所給予的既定答案,「教會改革運動正好提醒我們,有時看不到前路,但只要讓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上帝裏面跌跌撞撞,就可以在上帝恩典裏走出新路。」

  林崇智會長認為教會需要勇敢迎向青年工作的挑戰,開拓更多空間予年輕人,不應用自己標準去打擊他們,「即使認為他們的想法是錯誤,就像當時很多人認為馬丁路德是錯誤一樣,我們仍要鼓勵年輕人為生命掙扎。」他分享其教會近年嘗試成立青年大會和青年議會,讓年輕人有發聲的權利和與教牧溝通的平台,在其中與青年人一同成長和探索。

  林會長又認為今日華人教會需要重建上帝觀,思考向青年人介紹了一個怎樣的上帝,「教會歷史一直將上帝處境化,有時做得較好,也有時扭曲,但我們無可選擇必需要冒險。」他指要幫助青年人開創人生,應鼓勵他們先回到上帝話語當中,認真閱讀聖經,就像馬丁路德當時一面看聖經一面教書,讓上帝從中改善他對人生的看法,「今日的青年工作不是舉辦各種活動,外面的活動定必更吸引他們,我們應問自己給甚麼與年輕人一同為人生掙扎並作出回應,也要多花時間和生命在他們身上,讓他們更加深認識上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