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與天主教聯合講座
 從歷史和神學共探教會改革


2750 期(2017 年 5 月 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五百年前教會改革運動的出現,一方面改革更新了教會,另一方面卻使基督新教與天主教產生分裂。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及天主教會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聯合組織之「神學對談小組」已於四月二十五日,舉行教會改革五百週年講座「從歷史和神學角度看教會改革」,彼此透過對話和了解,促進教會合一,有逾百位基督新教及天主教信徒出席。

  天主教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郭偉基神父認為,教會改革不應只談馬丁路德,其前後的時期均有不同規模的改革運動,對教會發展有深遠意義。「路德並非唯一一個基督新教的改革家。」他強調,天主教改革在路德之前已有,特別是一三零零至一六零零年三百年間的改革非常豐富,共分為四個時期,包括亞維農教廷時期(Avignon Papacy,1305-1377年)、天主教會大分裂(Great Western Schism,1378-1417年)、路德時期(Age of Luther,1483-1546年)及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1545-1563年)。

  郭神父指,早於馬丁路德之前的教廷時期,法國南部亞維農教廷因中央集權制而生許多腐敗,為改善神職人員的貪婪,不少普通教友推行改革,後來出現宗教性改革運動「Modern Devotion」,推動活出真誠信仰行為,學習耶穌謙卑、順服和生活簡單。他亦指,馬丁路德並非第一位提出「因信稱義」,從天主教的歷史文件得知,一千年前在奧朗日會議(Council of Orange,529年)已有教父提出相同概念。

  尋求共同語言 糾正扭曲理解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葉菁華博士認為,路德的改革因強調良知、信心、個人與上主的關係,將信徒與上帝的距離拉近,卻同時加速了中世紀「主體性」的發展,教會不再強調聖俗分隔,令父母不再渴望子女成為神職人員,同時令教會在文化社會中的主導地位減弱。他指,教會改革同時帶來西方教會的神學分歧,除了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外,基督新教自身亦有分歧。

  他以《由衝突到共融》為參考文件分享多個路德神學主題,包括稱義、聖餐、職事,以及聖經與傳統,並從個人角度作出反思。葉博士引述約翰.衞斯理強調稱義是上帝藉基督為信徒成就的事情,而成聖是上帝藉聖靈在信徒之中做的工作。因此,他認為稱義與成聖不是同一件事,卻有密切聯繫,而恩典與行為的結合可透過社會關懷和行動中得到彰顯。他亦言,華人教會領聖餐時,經常只停留在「記念」,淡化了聖餐的記念性,「聖餐並非單是記念,更是基督在其中真實臨在,其生、死、復活和十字架事件也真實臨在,但非重複。」

  葉博士曾參與《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他認為華人教會當前的任務是與天主教尋求共同語言,例如嘗試共譯聖經。他不諱言今日仍會聽到有基督新教信徒指天主教是異端,又指責天主教會「拜馬利亞」、「靠行為得救」等,「教會改革的神學分歧並沒有這般大,但在普通信徒層面卻很誇張,有很多片面和錯誤扭曲的理解。」他希望未來有更多溝通理解和公眾教育,互相學習和共同見證的機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