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合辦,多個差傳機構協辦的「認識新時代運動與宣教」研討日已於九月十日在建道神學院灣仔市區校園舉行,上午的研討會由該院跨越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滕張佳音博士主講,並由曾參與新時代運動工作坊、現職宣教士的鍾姊妹分享經驗及見證,有逾百人出席。
鍾姊妹自二零零零年經朋友介紹,開始參與「聲稱提升潛能的啟發課程」。課程起初主要集中於自我及個人成長,不時有冥想時間,並設工作坊邀請參與者一同面對和衝破個人困境。直至第三階段,開始由帶有密宗背景的導師主領,亦引發她對宗教的興趣,思考是否真的有神。「不過整個課程強調自我認識、發現弱點,然後鼓勵參與者原諒和放下自己,但我覺得單憑人的力量其實不能做到。」
後來有朋友帶領鍾姊妹參與教會聚會,她於二零零五年信主,並蒙召宣教,對象是深受新時代運動影響的人士,「他們之所以參與相關的工作坊和活動,是因為渴望得到關心和生命成長,以致對宗教和靈性(spirituality)有興趣,態度亦較為開放,因此可以此為福音的起點。」
滕張佳音博士則從教義神學角度分析與新時代運動與基督新教的差異。她指出新時代運動源自東方的神祕主義宗教,不過其宗教思想及發展甚為多元化,因此稱之為運動。新時代運動與基督新教有多個差異,例如他們是「泛神主義,亦無一統天下的宗教領袖,主張與梵天合一,每個人皆可立地成佛」。「相比基督教的絕對主義,他們對宗教的態度是相對、兼容和混合主義的。」她認為,後現代的新興宗教也呈現類似的現象,亦強調感受和體驗。
至於人觀方面,她指出基督教認為人有罪性,需要仰賴救恩;但新時代運動則不主張人有罪,「因為他們相信每個人心裏亦有無知的神我,而說他們有罪就會影響參與者的自尊,於是這樣對人性的樂觀態度,特別吸引人參與。」基督教重視個人成長、身心靈整全治療,與新時代運動主張開發自我和人類潛能,在表面上頗為相似,不過她強調:「新時代運動的世界觀有問題,因為神就是神、人就是人,新時代運動卻把兩者混淆了。」
張博士接着以正念(mindfulness)和瑜伽作例說明。正念強調注視當下,「表面看來不是甚麼大道理,例如『食不言寢不語』(專心食、專心瞓、不要思慮煩擾)也容易為人接受,可是其訓練者和導師亦很有可能與新時代運動和佛教密宗有關,不過當你問他們是否有關,他們則不認為有必然關係,因為一旦承認就代表與宗教有關,會令參與者卻步,因此他們一般只會着重減壓的部分。」東方神祕主義的新時代運動的不同說法和實踐,後來傳到美國以至普世,滲透各行各業,並出現各種消費品,例如水晶陣等,均主張磁場和力量的改變,從而改善生活。瑜伽亦是新時代運動的典型例子,她指出,瑜伽是借用印度教的修練方法來操練身體,分有不同層次,而較高層次者主張操練身心靈聯合,努力達致「梵我一如,駕馭自己」的境界,「表面上是操練身體,實則層層進入其神我世界觀。」
在問答環節時,有與會者提問指在接受心理輔導的過程,輔導者也有運用呼吸、冥想等方法,擔心會否指向新時代運動?張博士回應指,基督教也有默想、默觀,但是有聖經真理的引導,叫我們默想神的話語、默觀神榮美的屬性,而不是新時代運動的倒空一切,這些方法可能是為了幫助輔導對象放鬆。「因為新時代運動混合主義的特點,其表象往往是五花八門的,但更加重要的是這些練習最終有否指向其他宗教的世界觀,因此我們以小心謹慎的態度看待便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