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讀書組經驗談:
我仍不放棄辦讀書組


2678 期(2015 年 12 月 20 日)
◎ 教會觸覺 ◎ 關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宗教改革從獨攬大權的總代理建制教會手上,將聖經與思考再次分發到個別信徒手上,人們要親自面對上帝。在我的信仰學習經驗中,主動自學佔了很大比例。我參加過讀書組,也發起過讀書組,也被邀請帶領過一些讀書組。但在地方堂會的教育事工中,讀書組並非主流,甚至近乎罕有。

  自從當起傳道人,我便參與主日學的授課。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很多主日學常客都養成等候被餵養的習慣。主日學跟讀書組是兩回事。大部分主日學的學生,都是打算來課堂獲得知識的。很多主日學的常客,其實並不相信自己能夠在集體學習上有所貢獻。讀書組,需要學員相信自己能夠自學,可發掘、檢查和分享知識。讀書組的要求較高,但投入的愈多,滿足感愈大,學得的知識往往也更豐富。而我相信讀書組更大的價值,乃在於它更有效產生再生能力較高的主動學習者。我相信教牧同工的牧養工作如果不能再產生後續的影響力,是不算成功的;意思是如果每次我們的授課完了就是完了的話,而未再產生新一輪學習,那麼當我們一停下來,就甚麼都停下來。

  我從多次在堂會中籌辦讀書組的失敗或半失敗的例子,整理出一些頭緒,但願有助願意推動讀書組的朋友。

  一、可由主日學引入

  最可能參加讀書組的就是那些經常參加主日學的會眾,因此讀書組最好先由主日學開始。課程毋須改稱讀書組,只須採用課本授課,減輕學員閱讀的心理壓力。因學員對自學未必有信心,因此要給他們容易完成的任務。在課本中找出較容易理解的部分,交由學員輪流預備約十分鐘的撮要。每次授課都分配一至兩位協助撮要,其餘部分仍由導師帶領。導師上課前,務須聯絡擔任撮要的學員,幫助他們掌握內容,最重要是給他們成功的經驗。我以前認為青年團契或主日學的學員會較習慣這種安排,但其實在適度的鼓勵和指導協助下,主婦組也不會有太大困難。

  二、一書多讀,年底總結

  選擇一本適合在不同團契或主日學級別推廣的書,利用大半年的時間,在不同級別的主日學作課本,或在團契分享等,年底則舉辦一次跨平台的交流會,例如由傳道同工分享對該書的體會,又或者辦作者讀者交流會,邀請曾上課或閱讀的單位參與。我們試過安排用同一本書,先在成年級主日學開課,又在婦女組抽取內容閱讀,又在職青團契輪流分享,邀請人在月訊寫讀書分享,到年底再辦一個與該書有關的講座。讀過該書的學員,若在其他場合貢獻自己的體會和心得,又得到別人的共鳴與回應,會是很大的滿足感。多主動分享的人,就是下一期讀書組可邀請的對象。

  三、讀書組的集合和分散

  讀書組畢竟仍是小眾活動,連同一兩個友好堂會合辦讀書組,或伙拍機構合辦,既增加資源,也可提高士氣。我曾幫助一個機構帶領大專讀書組,同時服侍幾所大學的同學。讀書組的一個目標是訓練人閱讀,鼓勵自學,所以每次讀書組結束,都鼓勵參加者在自己熟悉的平台分享整理好的閱讀心得和意義,讓讀書組不停在完成的一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