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8 期(2015 年 12 月 20 日) ◎ 親密關係 ◎ 李樊道霞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最深印象是小學一年級,有一天學校要我執拾書包回家,媽媽問我為甚麼早了回家,天真無邪的答:「老師說沒交學費要回家!」完全不放在心裏,只知道可以在家玩個夠。過幾天又高高興興上學去—原來有一位教會的執事姨姨知道了,代付學費。
從小生活非常艱難,生日只一碗有雞蛋麵,已很快樂。可以收到禮物的日子是絕對沒有,教會當時常派的都是奶粉、麵粉、大部分以食物為主,只有聖誕節才有給小孩子文具、玩具、衣服、小飾物等,所以聖誕節是當時非常期待和雀躍的日子。教會派聖誕包 : 一個像枕頭般大小的包裹,這些包裹是由美國教會的弟兄姊妹透過香港教會送給有小朋友家庭的禮物。主要是分男女孩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按孩子的年齡分給一個聖誕包,由剛出生的至十二歲都有,內裏有文具、衣服、毛巾、頭飾、皮帶、小手袋、皮鞋等;各有不同,各適其適。
每次拿着聖誕包總會先想像一下或猜猜裏面會是甚麼,當打開時,撲鼻一股香味,長大才知道是乾洗完的氣味。因東西方人的體形不同,得到一襲極不稱身的新裙子,但也很高興的接受,而且可以穿上幾年至布質霉或爛了才依依不捨的丟棄。
生活環境簡單,除了上學,唯一常消遣的是參加教會各種聚會,教會的叔叔姨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非常關心我,免費教我彈琴、主日學做小老師等的訓練,仿似不同的聖誕包。更造就了一些性格:禮物不管適合與否都存感恩的心、珍惜別人送的東西、性情豁達開朗、隨遇而安、不計較等, 更讓我願意學效將適合或不適合的東西、用品轉贈別人的性格。
現今慶祝聖誕多姿多采,聖誕派對、聖誕自助餐、聖誕旅行、聖誕短宣等,各盡所能的出色出位,與眾不同的慶祝,然而慶祝的主角卻不是耶穌!
於我來說,聖誕節所收到的禮物—最重要是相信主耶穌,是我這生最珍重,寶貴、無價的聖誕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