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8 期(2015 年 12 月 20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賽珍珠的筆下,被賦予了一抹俠義的色彩;同時,「水滸」亦非草莽之地,而是接納、包容之地,患難中的俠骨柔情。
沒有地域的分別,沒有血緣的紐帶,只要善良的火種尚有餘溫,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個視角,引領那些英語世界的讀者穿越小說敘事刀光劍影的迷霧,觸摸到落魄好漢們的家國情懷,以及一連串悲愴故事背後的情和義。除暴安良、為民除害的武松,仗義疏財、濟困扶危的宋江,一百零八將,或足智多謀,或驍勇善戰,把他們凝聚在一起的,就是這種超越血緣、身分、等級、地位甚至性別的兄弟之情。
幼年的賽珍珠,在生活中接觸的第一個中國人,是她在鎮江家中的保姆王媽。王媽的善良、溫暖,讓她對這片陌生的土地生出好感,中文老師孔先生的儒雅、謙和,使得她心中好感的種子生根發芽。這個經歷,大概也是「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信念的淵源吧。因為最初接觸的幾個人,愛上鎮江這座城,繼而愛上中國這片大地。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這話是真實的。在一個純淨幼小的心田間,是撒下和睦、溫柔、善良的種子,還是播下歧視、冷漠、扭曲的雜草,結局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