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七歲的小女孩


2672 期(2015 年 11 月 8 日)
◎ 親密關係 ◎ 李樊道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因為自己遺留了心愛筆袋在婆婆家,而大發脾氣不肯上學,媽媽不能平靜其情緒,惟有替她去取回。媽媽出外後,女孩更為放肆,大吵大鬧之餘,還似乎會做傻事。傭人姐姐致電女主人,這位媽媽在情急之下,報警求助,令這場鬧劇成為百萬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美國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當看到瘧疾肆虐非洲的紀錄片,問媽媽為甚麼每三十秒便有一個非洲兒童死亡,媽媽解釋是因為沒有蚊帳,帶有瘧疾病毒的蚊子叮過孩子後,才令孩子死亡。發憐憫的女兒告訴媽媽決定用蚊帳去拯救陌生孩子的性命!二零零七年開始由捐獻自己的零用錢、獲媽媽支持將舊書、玩具、衣服拿去賣,後來更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透過送出獎狀募捐。起初號召鄰居;被邀到教會分享、更寫獎狀給足球明星貝克漢勸捐、甚至給富比士排行榜的富翁們,包括首富比爾蓋茲,感動比爾蓋茲捐出三百萬美金、竟有一條以她命名的「凱瑟琳蚊帳村!」到今天已救了數百萬小孩的生命!相信這些年間同時號召了千萬人注意和捐獻。

  這兩個天淵之別的例子,你想到甚麼?兩位媽媽不同的教育方法及處理問題的態度,以及在這孩子出生之後「家教」衍生的後果。家長或長輩對每一件事各有不同的標準、教法,這些人物圍在孩子身邊愈多,意見就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父母的影響最大,教育孩子愈早愈好,在孩子第一次接觸該事物時,便開始建立一定的規則。

  透過日常生活要學習甚麼?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最重要學習情緒上的管理,也就是態度的處理,包括正面的如憐憫、豁達、大方、小心、認真、誠實、勤奮、分享、愛護、承擔責任等;反面的如貪婪、自私、懶惰、說謊、欺騙、妒忌、爭執、推卸責任等。

  不要給孩子太多物質,很多時孩子只顧當時的感覺,看見玩具,馬上緊抱玩具說:「我喜歡它!要買,一定要買, 非常喜歡,回家我一定自己收拾玩具,不亂丟的。」跟着大哭,尖叫、在地上滾來滾去,如果父母屈服,橫蠻無理的孩子就這樣養成了!

  記得有一位母親分享經驗,當時十歲的小兒子用以上的方式扭買玩具,媽媽說:「我若買它,回家打你。」孩子充耳不聞,繼續吵鬧。回到家媽媽將玩具放在桌上:「我要守諾言。」便狠狠的打他一頓,從此以後,再沒有發生這些行為。父母對孩子每次所作的反應,能堅守已定的原則和態度,正是為孩子建立今天的行為定基礎,日積月累,就變成受歡迎的孩子;或是令父母煩惱,受人厭棄的小覇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