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辯


2672 期(2015 年 11 月 8 日)
◎ 牧心世情 ◎ 戴浩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這個香港社會現在變成一個好爭辯的社會,在政治、民生和經濟上有太多聲音,又因互聯網的普及,這些爭辯已是無日無之。社會是這個樣子,教會也少不免受影響,教會也同樣在爭辯甚至撕裂。很多時教會以至社會的不同意見,甚至南轅北轍,兩者都有其道理,但問題就在於意氣用事,不肯聆聽對方,有時言語過了火位,彼此已不在討論事情的本身,而在人身攻擊,拼過你死我活。言語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從舊約箴言到新約的雅各書對此已有很多教導,教會也常教導我們慎言,但我們始終不容易放棄我們的發言「權利」。

  現代的互聯網使我們更容易作出即時的回應,可以完全不負責任的講我們心所要講的,一切惡毒的思想,諷刺、謾罵的言語,我們可以輕易出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由我們口出的,在網上彈指間脫口而出。互聯網的普及可以是引致我們爭辯的一個催化器,我們不負責任的言語攻擊,下流到一個程度,令人咋舌。最近便看到一則十分不文的文章,內容是有關一位女記者要求某人接受採訪,但某人拒絕了,於是在網上把他罵得狗血淋頭,甚麼污穢不堪的言語盡出,又以黑社會口吻警告。我在想,那位女記者如果面對着這位仁兄,是否同樣會用這些言語。可能這是為要達致某種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不過如此所謂文化界就與市井流氓無異。

  在教會裏,我們當然也常在網上互通,因我們是已彼此相熟的,我們不致這樣,但我們也少不免在網上有言語上的爭辯。有時也會使我們生氣,那麼,我們怎麼辦?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二十六節提醒我們:「即使生氣也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當我收到使我生氣的訊息,我們認真閱讀,明白寫的人心想甚麼,然後放下,慢慢思考。網上的訊息就是可以慢一些回應,過了自己的生氣時間,我們的回應應是理性溫和的。當我們在面對面爭辯時,停下來禱告也是一個好辦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