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儀式各有不同
重點帶出死亡意義


2659 期(2015 年 8 月 9 日)
◎ 教會觸覺 ◎ 口述:李炳光(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前會長)
訪問:鄧展熹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隨着基督徒人數愈來愈多,基督教殯儀儀式亦在香港逐漸普及。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李炳光牧師表示,基督教看死亡只是返回天家的途徑,可說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由於耶穌基督已從死裏復活,信徒相信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卻絕非生命終結,反而是生命轉捩點,讓我們有永生的盼望。」他提到曾閱讀一本名為《生寄死歸》的書籍,書名正好帶出基督徒視俗世為寄居之地,死亡只是回到上帝為我們預備更美的家鄉。

  李炳光牧師認為,基督教殯儀多年來未有重大改變,但普遍來說儀式偏向簡短為主。他指出,殯儀館一般事務繁多,不主張以太長時間進行安息禮拜,其次亡者家人心情低落,亦不想他們長時間沈浸在悲傷的氣氛中。故此,安息禮拜應簡單而隆重,講道約為十五分鐘,整個儀式為時三十至四十五分鐘較佳。

  他又指,現今都市人生活忙碌,能夠出席喪禮已非易事,故不難理解殯儀儀式漸趨簡短。「儀式雖簡,卻不代表有違基督教殯儀精神,因為某些禮儀教會已編寫禮文,當中清楚表達出死亡的意義。」另外,主持安息禮拜的牧師也應言簡意賅,最好講道中帶有佈道成分,使未信者都能感受到信仰的價值。他強調,不同教會處理安息禮拜的儀式各異,例如講道長短、詩歌多寡、使用傳統禮文甚至自由發揮均可,但重點必須帶出喪禮背後的意義,讓出席者感受到上帝的安慰和關懷,同時了解基督教怎樣看待死亡。

  李炳光牧師亦談及亡者家人心態的改變,他指愈來愈多人不喜歡在殯儀館舉辦喪禮,這邊頌唱詩歌,那邊梵音高頌,互相騷擾,因此不少信徒都喜歡借用禮拜堂作安息禮拜。「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歡迎教友使用教堂舉行儀式,但很少外借;也有教會未必習慣,因為須處理棺木運送事宜,亦要兼顧教會附近途人的感受,避免影響其他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