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甚麼都要大,更大的都市、更大的商場、更大的遊樂園、更大的設施……郵輪也愈來愈大,好像一座大廈浮在水面上。
在一艘巨型郵輪上,有一名客人迷路了。他把鑰匙卡放在外套口袋中,離開房間時卻忘記穿外套,他嘗試去找同房的家人,一時間找不到,於是他去找服務生幫忙。服務生問他︰「請問你記得自己的艙房號碼嗎?」老人家回答說︰「不記得。但是那房間應該很好找,因為我記得房間窗外正對着燈塔呢﹗我一進去就看到了它。」
用陸上經驗來在海上找路,恐怕不只是這位迷途客的特性,而是很多人的共同謬誤。記得有一名年輕人忿忿不平說,他從亞洲來到北美唸大學,發現「那些本地同學根本不用功,光是在課堂上能言善道,卻取得好成績,真是不公平﹗」以不斷考試背書的成長經驗,實在很難去明白獨立思考與經得起討論比背誦答案對學問更有意義,必須經歷文化震盪,才可能以新視野去觀察人生。
也聽過不少人批評年輕人︰「他們這些人沒有挨過窮沒有吃過苦,所以不懂珍惜,不知足,老是在爭取這個爭取那個。」那些批評年輕一代的人不會像他們一般吃苦、拼命的人,通常都忘記了當初他們的拼命都是環境所迫,而非他們欣然去選擇的。而環境,在這幾十年,又實在改變得太多。環境加諸人的考驗,也大大不同。在遊輪上,不要再去尋找面對燈塔的房間,燈塔已經不在視野中,更不要指點他人這樣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