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青少年流失與牧養


2647 期(2015 年 5 月 17 日)
◎ 教會觸覺 ◎ 記錄:余愷寧、鄧展熹;主持:李鴻標牧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2014香港教會普查」已發布數月,其中教會活力放緩及青少年流失問題,最受基督教界關注。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早前撰文〈我們的牧養出了問題?〉,提到普遍青少年對教會的看法及教牧同工牧養策略的轉變。今期「教會觸覺」邀請了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院長陸輝牧師、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九龍堂盧偉旗牧師、建道神學院青少年事工教牧文憑課程主任葉松茂博士,於本年四月十六日座談探討就文章內容作出回應並提出建議。

  

  (李:李鴻標牧師、陸:陸輝牧師、盧:盧偉旗牧師、葉:葉松茂博士)

  李:此次教會普查的結果是「為香港教會發展響起了預警訊息」,各位是否有同感?

  陸:教會普查的青年數據是以青年崇拜人數作為指標,但近年部分教會將青年崇拜改成週六崇拜,導致出現「似乎」下降的跡象。除此,英語教會發展迅速,惟洗禮人數遠遠不及崇拜。我們曾接觸The Vine Church、ECC等英語教會,發現參與崇拜的主要為年輕人,很有可能就是傳統教會所流失的職青,有關研究的具體數字預計會於近月完成。因此,若然加上英語教會,「預警」就沒有那般嚴重,但華人教會的青少年流失仍是十分嚴重。由於神學生年齡平均超過四十歲,導致牧養側重成年事工,未來需有更多傳道兼顧兒童、中學生、職青,青少年流失問題才能力挽狂瀾。

  葉:我認為「預警」一詞太保守,其實過去二十年青少年信徒已經暴跌,只是青少年崇拜短暫興起而蒙蔽了事工的失敗。今次普查顯示教會不同年齡層發展趨勢迥異(成年信徒人數急升;青少年信徒人數急跌),原因很可能是教會出現年齡斷層,導致青黃不接,因此有10.7%受訪堂會認為「年齡斷層」是堂會發展的主要困難,數字比二零零九年普查高出三倍。根據宣道會進行的堂會調查結果,由中學至大學階段已有一半年輕人流失,但只要度過求學階段,靈命就會相對穩定。

  盧:高中生及大專生牧養可說是致命傷,尤其青少年團契近五年受到很大衝擊,由於學生需應付新高中學制下各種活動,根本無暇返教會,以致團契生活崩潰,牧養自然無效。而教會對新學制的衝擊反應太慢,未有迅速果斷地推出相應措施,例如不敢貿然改變崇拜時間以方便會眾等。此外,近年的民主發展也有影響,青少年開始思考民主自由和自身價值等問題,但教會卻未有回應,年輕人看不到出路自然離開。所以我認為,教會首先要勇於改變,其次在牧養講道議題上就青少年需要作出調節,這樣才會成功。

  李:有不少教牧認為加強佈道事工就能解決增長放緩的問題,除了大規模佈道,可否請葉松茂博士具體說明一下,如何以關係佈道作埋身牧養?各位有何回應?

  葉:我認為初中生需要大規模佈道,之後再作埋身牧養;高中生則着重嚴謹的信仰生活,避免進入大學後受自由風氣影響而流失。具體而言,佈道的目標並非要會眾舉手決志,而是帶領他們穩定地返教會,除了直接邀請外,也可將團契結合英語或運動等元素,增加吸引力。至於埋身牧養方面,每月團契組長要與初中生進行社交生活,定期關心他們,建立初期關係;高中生或職青則以每週單對單牧養性約談為主,場地不一定是教會,也可到他們經常出現的地方,例如學校和餐廳等。

  盧:在關係佈道的土壤中,教牧同工需要有以下四個思維的開拓:第一是世界觀,隨着同性婚姻、基督徒與人生價值等問題愈來愈多,社會對價值觀的衝擊遠較八十年代大,年輕人的文化及政治意識亦相對提高,教牧同工必須培養對世界的透析能力,增強牧養輔導技巧。第二是教練裝備,不少傳道人未能啟發年輕人思考,於是言談間年輕人自然感到沈悶,所以教牧同工最重要有教練的勇氣和魅力,鍛鍊廣闊的思維。第三是教會的形象更新,年輕人追求使命感和生命意義,因此教會決策層應反思堂會是否仍有活力,抑或只是僵化老土的教會。最後是家庭系統重整,牧養學生可由家長做起,教會強項是追尋自身價值和世界觀,可藉此教導家長與子女相處,回應他們的需求。

  陸:我十分認同兩位的說法,同時認為教會文化影響深切。今日很多教會不允許青年崇拜活力一點,也不願意分堂崇拜,因領袖心態覺得多開一堂崇拜會使教會分裂。教會的系統思想關乎心態,要做到兩位談的四個焦點,則需要領袖開放、願意改變。

  李:部分教會對社會問題,特別是對一班年輕人影響甚深的議題,缺乏立場,是非不分。年輕人甚至覺得教會離開了信仰,自覺要出走追尋更真更深的信仰實踐,而非繼續在教會參加門訓、事奉、培靈會、營會等。各位對此有甚麼看法,教會又可如何應對?

  陸:我認為培訓與關心社會不是對立,相反整全的教會使命觀,應該並存文化使命和福音使命。教會不關心社會並非離開信仰,只是重視傳道,而忽略了社會向度,教會應該讓年輕人知道教會也有社會向度,讓他們參與其中,就能感受到教會的氣氛和文化,留下作貢獻。

  葉:有言教會應有統一聲音,但我們不作政治審查,教內信徒必然有不同政見,因此教會也不可能有統一的政治立場。在青少年事工中,我們鼓勵他們按聖經真理發揮自己的政治理念,當明顯違反信仰時加以提點,但不可因爭論議題而傷和氣。雨傘運動期間,我們教會不少年輕人都走在前線,教牧同工亦定時到現場進行埋身牧養,坦白說他們不認為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議題,相反他們更關心自己的前途、學業和生活模式。的確有部分人對教會的意識形態和立場反感,但據我觀察很大程度是同性運動議題,所以我認為教會不表達立場是最聰明的做法,最重要是與青少年同行。

  盧:我希望重構「信仰實踐」,政治只是其中一環,當中還包括愛情、性別角色和職業等,基督教背後其實有某些價值觀,雨傘運動正好凸顯教會在處理這些問題上不夠細膩。教會是年輕人的生命教室,他們希望將生活遇到的議題帶到這片成長土壤中討論,但教會在這方面回應不足,正是信仰與生活實踐的脫鈎。因此需要反思,到底我們想裝備年輕人進入世界作門徒,還是回到教會作信徒?答案明顯是前者,但今天教會裝備導師執事,全部都是幫助維繫教會運作,或令宣教佈道系統更強勁,結果他們走進社會便感到乏力。所以,教會要思考在門徒課程或週會中,讓信徒知道教會存在之目的是教育他們走進世界,而非在溫室尋找安全感,於四幅牆內作門徒,因為信仰實踐的最終場地必然是學校、家庭和職場。

  李:過去二、三十年,教會強調由上而下的模式,但今日年輕人對社會事件的敏感程度、聖經知識、專業技能,甚至乎優於部分教牧。他們期望能親身參與建設教會,開拓教會內的言論空間,各位是否同意此說法?

  陸:「入世」與「出世」也不是對立,今日推行適用於不同規模教會的「使命教會」,觀念就是包括傳統崇拜作教導和支援,同時差遣弟兄姊在入世界作見證。他們在社會場景中發現自己問題,找到使命,然後找方法解決,教會為他們祈禱,這樣「入世」與「出世」就能共融。不論他們是在社會是傳福音、社會見證、更新文化,還是確立行業見證,牧養時應該挑戰他們,讓他們發揮活力。

  盧:我認為應由下而上去帶領教會變化,但要做到陸輝牧師的說法(信徒共同商討社會經驗,加上教會支援裝備,從中找到方向和解決方法),應大力強化小組功能和小組牧養,而傳統大規模的講道模式已開始出現危機。二十一世紀,年輕人的見識和承擔愈來愈多,教會未來牧養策略應讓他們多發聲,貢獻自己,並且結合使命教會與小組牧養,這將成為教會未來發展的出路。

  葉:教會是一個改變生命的地方,因此必然是內聚和世代相傳的羣體,可以說是由上而下,但其實每代人都在實踐使命,以共同價值觀進行生命轉化。以我自己教會的青少年事工為例,第一組別是剛考進大專院校的學生,他們負責帶領中學階段的弟妹成長,鼓勵其參加門徒訓練;第二組別是剛畢業或進入職場者,他們已在中學時接受門徒訓練,有教導經驗,故安排其擔任組別一的組長,與組員同行。由於他們在教會已有輔導和籌畫活動的經驗,尤其對任職社工的弟兄姊妹而言,更幫助他們在職場發揮。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