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教會工人團契


2647 期(2015 年 5 月 17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正不斷走向勞工化,有龐大的勞工羣體在社會中,教會實在不能不正視他們的需要。學生福音團契首任總幹事陳喜謙牧師也指出教會對工人羣體既缺乏了解,又缺乏關懷,華人教會絕大多數的組成分子是中上階層的人,在沒有適當教導,並且缺乏警覺的情形下,很自然的就讓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和生活形式混雜着聖經的教訓,模造了教會形態。正如教會在引領工人階級信主時,不單要他們放棄罪和自己,來跟隨主耶穌,亦要他們脫離或放棄固有的社會關係生活形式,在接受耶穌之餘同時接受中產階級的文化。陳牧師呼籲教會應對勞工界的狀況多求了解,也要對他們多加關懷,且設法向他們介紹耶穌,要視之為教會緊急而逼切的重要事奉。

  工業福音團契成立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成為教會的一道橋梁,伸進工廠、關心工友,將在不同形式的活動、聚會、晚會、面對面接觸到的工友,特別是初信主的工友轉介給教會,期盼他們在教會繼續受栽培成長。但卻出現不少困難,原來許多工友卻因不能適應教會的中產模式而流失。有見及此,教會開始思考如何在青少年團契以外另設工人團契,工福亦朝着協助教會設立工人團契方向走。當時單由工福協助教會成立的團契就有二十多間,亦有教會自行成立工人團契。

  工人團契的設立是讓工友們相聚,互相分享生命、掙扎和生活困難,讓工友可互相扶持,也讓工人信徒承擔起福音責任,肩負教會傳福音的使命,經歷參與事奉的喜悅和挑戰,找到自己的身分和角色,不再是被動者,對教會也產生歸屬感,也能吸引其他工友加入。不少牧者都表示教會內雖然只有寥寥可數的工友信徒,但因着他們的熱心傳福音,常領人返教會;又知道青年團契未必能適合他們,在團契中容易被孤立,無法得着合宜的栽培和事奉機會,於是朝向成立以工人為主的就業團契,期間也為工人舉辦信仰研討班和查經班等,在同聲同氣,大家熟悉的語言和有共鳴的例子下互相交談,漸漸地參加團契的工友就多起來。

  教會工人團契不失為教會承載工友的地方,但要工友在教會植根,就必須用真誠的愛心、有恆心的聯繫、有能力的禱告、整全的服事和有同工的牧養,工友才能感受到教會願意接納他們,教會才能成為工友的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