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工業中學


2636 期(2015 年 3 月 1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六十年代的香港,大量難民從國內湧至,人口驟增至三百多萬,就業、教育、貧窮問題迫在眉睫。許多兒童及青少年因經濟原因或成績不理想而無法升讀中學,但又未達投身工作的法定年齡,處於進退兩難之間。另一方面,當時的失業問題亦非常嚴峻,雖然正值工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工廠數目已增至七千間,理應可以吸納大量人手投入生產工序,但在錯配的情況下,低級文員過剩,而技術勞工卻供不應求,但學童們卻無任何途徑可諮詢或獲取工作知識,以能有效迎接工業發展的挑戰。政府又未能主動的關心,市民與政府又缺乏溝通渠道。

  就在這轉接和變化的大時代中,教會就扮演了一個推動和倡議的角色。一九五七年汪彼得牧師被「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聘任為總幹事。當時正值難民和貧窮問題熾熱的時候,汪牧師提醒信徒們要在人羣中做鹽做光,要關心社會,也要建設社會,並強調不能因教會是少數,就隱藏身分,不敢發聲,教會必須要保持推動和倡議的地位,發揮行公義的影響力。面對失學和失業引致的貧窮問題,汪牧師提出職業訓練是消除貧窮的有效方法,他認為人民有工作機會,又有技術去工作,就可以擺脫貧窮,過更好的生活。於是在一九六零年汪牧師就着力籌畫工業教育,嘗試為學識不高,又未能就業的青少年提供三年制的知識與技能並重的實用中學課程,使青少年於中三結業後能入工廠實習,成為技工,配合當時工商業漸趨蓬勃的社會需要,也可解決就業問題。經兩年艱辛籌備和建築,一九六三年「基協實用中學」正式開課,首任校長為施德禮先生(Mr Ray Sedler),收錄學生七百多人,大部分來自黃大仙徙置區,校方更積極為畢業生找尋工作出路,的確為當時青少年打造人生路向,亦促使教育局對實用中學的關注,也促成相類似工業中學的發展,一九七八年基協實用中學改為五年制的工業中學。

  有見新界區青少年的需要,一九六九年在粉嶺建立「基新工業中學」,栽培青少年。一九七二年又在橫頭磡創立「扶輪職業先修學校」,為本港首間全資助的職業先修學校。

  由何明華會督推動職業教育關心勞工子弟,至汪彼得牧師回應社會轉變而大力推動工業教育,讓我們體會到當教會關心社會,正視社會問題,投入人羣的痛處,排除萬難,以關愛和服務為使命,教會的參與就能起帶動性的作用,可以與人分享,更可以邀請其他團體一起解決社會問題。盼望今日的教會領袖都具有遠大的眼光,廣闊的胸襟,敢面對社會問題,而又有勇氣投入參與,作主的開路先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