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拯命—世界愛滋病日的反思


2623 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普世關懷愛滋病主日

  十二月一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提高社會大眾對愛滋病病毒 (HIV) 引起的愛滋病(AIDS) 在全球蔓延的關注。而截至二零一零年八月全球感染愛滋病病毒已超過3,570萬人。

  愛滋病日的概念源於一九八八年,由全球衞生部長在關於愛滋病預防計畫的高峰會議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從此,這個概念被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絲帶,表示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與他們共同生活者的關懷與接納,並團結一致對抗愛滋。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二零一四年第二季共接獲150宗感染愛滋病病毒(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新增個案。自一九八四年以來,愛滋病病毒感染呈報個案累積至6,646宗。在今季的150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中,82人透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受感染,24人透過異性性接觸受感染,2人透過注射毒品受感染,1人則在香港以外地區透過輸入血液或血製品受感染,而餘下41名感染者的傳播途徑因資料不足而暫時未能確定。在150名受愛滋病病毒感染人士中,124名為男性,26名為女性。季內共有40宗愛滋病新增個案,自一九八五年以來,本港愛滋病確診呈報個案累積有1,497宗。(資料來源: 香港衞生署http://www.info.gov.hk/aids ,發布日期: 26/08/2014)

  在本港首個關注愛滋病及提供有關服務的非政府慈善組織「關懷愛滋」成立於一九九零年。今年九月他們啟動了最新的目標,是在香港建設「三零」社會:零新感染、零標籤及零愛滋病相關死亡。他們嘗試從個人、機構、社會層面出發,帶動全面的社會改變,達致「三零目標」,阻遏愛滋病病毒傳播,消除社會對感染者的負面標籤。

  教會在關懷愛滋病者方面,投放資源仍然不足。我們是否仍然對關懷愛滋病患者感到抗拒?教友以至教牧一般將「愛滋病」等同於同性戀性行為或性濫交,忽視了許多愛滋病感染也會來自其他來源。堂會教牧與信徒須要接受適當裝備,知道如何處理愛滋病帶來的衝擊,並有知識與愛心牧養受感染的信徒及其家人。目前,本港只有聖公會聖約翰座堂提供「愛之家」諮詢及服務中心(一九九五年成立),表達教會在此方面的承擔。今年九月更舉辦了「向零進發」全港青年人微電影創作比賽,以提高社會大眾對愛滋病的關注。

  面對愛滋病病患者,教會能提供的重大貢獻,莫過於使那些對身體失掉希望的人,能在基督裏有永恆的盼望;因為除了藥物的醫治,來自他人接納、關懷,信仰的支持甚為重要。

  教會作為社會的明亮燈臺,對於弱勢社羣,尤其是長期病患者更應以憐憫的心,伸出溫暖的手,表達支持和鼓勵。使患病者仍能感受得到關愛和尊嚴,讓我們也能為愛拯命,發揮基督精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