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裂中關懷與重建
 重思個人及父母角色


2623 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因着社會運動而致關係撕裂的家庭,可以如何縫補破裂,彼此饒恕,並與他們同行?家庭發展基金特別主辦「我城·我家·我心─分裂中的關懷與重建」公開研討會,從緩衝討論看時局的角度,加上牧者、家長的角度,一同思考,如何定位個人與父母的角色。聚會已於十一月八日下午,假中華基督教會青年會九龍會所六樓體育館舉行。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先生表示,近日警民衝突升溫,令人憂心及痛心。但據觀察,雙方整體上都表現極度文明與克制。張達明分享,回顧過去幾個禮拜,經歷很多,但相信上帝有祂的心意,祂仍在掌權。此外,上帝讓他走出自己的安全區,幫助其成長。他提醒會眾,不要太注重負面的東西,要正面思考,學習真正對話。張達明盼望雙方一同以仁愛寬容消弭紛爭,以謙卑憐憫擁抱公義,以聆聽對話建立共識。

  三十會核心成員莫宜端女士分享,其讀政治學出身,曾從事新聞行業,現在分別身為三歲及六歲孩子的母親。她表示,這個運動給予她有很深提醒,在教導孩子時,千萬不要過早給予孩子一個判斷。但基本原則的對與錯,應該對他們講。她分享聖經教導:「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相反,一句不合宜的話,則帶來不好的效果。作為公民,又作為父母,怎麼教導孩子比教導甚麼重要;對孩子的公民教育,需要從身教開始;授權與參與,是啟迪孩子的最佳方法;父母要鼓勵孩子發問,引導孩子作多角度思考;幫助孩子超越小我,參與公眾生活。她認為,願意聆聽,勇於結連,是可以活現有質素的公眾生活,為民主積累能量。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堂主任何志滌牧師表示,信徒應在這個時候站起來,一同尋求神的心意,可惜教會之間亦出現了很大分歧,信徒按個人對聖經的理解,或許不一定彼此攻擊,但也會表達個人的訴求。面對紛紜的聲音,信徒應理解神的公義及慈愛。何牧師以馬太福音十六章一至二十節的經文,提醒信徒要小心提防不正確的教導,又要建立自己,警覺、思考及知道個人的看法,明白對事情的了解。另外,要下定決心作選擇,同時要承擔後果。何牧師認為,追求民主是對的,最重要是方法,方法可以有不同,但要彼此尊重,因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話是全對的。何牧師盼望今日的教會不要彼此譴責,要思想上帝的旨意,彼此一起祈禱,深信今日的管治仍是神,切實走神的旨意。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何羅乃萱師母以五個A分享, Awareness(醒覺),明白這段日子我們的情緒特別複雜,會浮現出負面的情緒,以及飲食睡眠習慣的改變。Accept(接納),接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也要接納別人也有脾氣失控的時候,絕情的話可能是衝口而出,是一種情緒的發洩。Assist(求助),發現自己的反應超越尋常,倘若常失眠,思想愈來愈負面,最好找專業輔導或醫生幫忙。若當自己還有餘力,可以安慰援助有需要的人。Address(解決),不要隨意下一個決定,佔中活動會有很多關係撕裂,彼此溝通很重要。Appreciate(欣賞),從正面的角度看時局,會發現對年輕一代改觀,他們對社會很關心,但不夠深化,作為長輩的,可以與年輕人分享意見。何師母表示,相信事情會改變、好轉,然而,選擇何種眼光去看事情很重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