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末,一艘載有三千多人的船隻從北非駛到了意大利西西里島,他們可不是來觀光的,他們都是逃難的「船民」,其中許多人來自衝突中的敘利亞。
國際移民組織指出,今年頭五個月抵達意大利的船民人數已超過四萬人,已相當於二零一三年冒險跨越地中海而抵達意大利的四萬二千人數量。
由於船民乘坐的船很多時候並不適合於海上航行,途中因翻船等事故而喪生的不在少數。比如說,去年十月一艘載有五百多名船民的船隻在接近意大利時起火沈沒,由於附近沒有其他船隻可以施以援手,結果有三百多人因此死亡。
「船民」一詞,香港人有深刻的記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越南難民投奔怒海,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直至公元二千年,香港共收容了超過二十萬名越南人,其中十四多萬人獲外國收容,六萬七千多人被遣返,小部分成了香港人——我在教會中也認識幾位。
由舊貨船載着幾千人,以至一隻漁船擠上近百人,都不是安全的載具,只是逃生的唯一選擇,有不少人就此葬身南中國海。香港在不停興建難民營的時候,另外一些國家,把進入其水域的難民船拖出公海,好心的給予一點糧水,並指引往香港的路線;冷血的就讓他們自生自滅,總之不關該國的事。香港作為收容港,其實也是焦頭爛額,管理禁閉難民營可並不容易。
當年聽着香港電台天天廣播「北漏洞拉……」的兒童,今天都已是中年人了。生活的磨練應該讓他們能明白當時難民的苦痛,也知道當時一代人已盡了極大努力去回應他人的苦難。只是,看着似曾相識的事件,又在地中海岸出現,心情的複雜,不易一下子言說。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