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上帝話語中
 緊守傳福音使命


2605 期(2014 年 7 月 2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張振華牧師於七月十七日,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中,以「活在上帝話語中」為題分享。張監督推介《信徒箴言》一書,鼓勵信徒恆常活在上帝話語中。

  張振華監督指《聖經》作為上帝話語,內容會延伸至人生大道及生活處境,上帝話語有時候也會透過大自然等與信徒溝通。他提醒信徒要分辨自己和上帝的話:「活在上帝話語中的意思是不要活在自己的話中,因為若不活在上帝的話中,就會活在世界的話裏面。」主持人提到在社會眾說紛紜時,難以分辨話語是來自自己還是上帝,張監督認為,仁愛、平安、求公義,都是活在上帝話語中的憑證,並要以和平為原則。同時,信徒應接納多元聲音,不要視不同意見者為敵人,因為每一個人都同樣蒙上帝所愛。

  他續推介有近百年歷史的《信徒箴言》一書,該書緣起自四百多年前德國的莫拉維弟兄會,裏面記有每年三百六十五日,每日兩節經文,《信徒箴言》包含四部分:箴言——問安靈修;經課——主日崇拜講道經文;讀經——每日新舊約經文,兩年讀畢《聖經》一次;靈修——主日崇拜前預備,崇拜後實踐。張監督認為周而復始地閱讀《信徒箴言》,上帝的話能成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在人生沮喪絕望時支取前行的力量。

  主持提到張監督的著作《教會年曆實用指南》,他認為將臨期、聖誕期、顯現期、預苦期、復活期、聖靈降臨期均提醒着信徒的使命,他直言:「今日信徒多關注個人,談生活多富足,但我們的使命是叫萬民得福。」他續言信徒應將別人苦難和處境,看成自己的苦難和處境,信仰也要不斷歷練進深。

  在香港書展講座之後,張監督接受本報訪問,提到香港今日確實處於困難的局面。他指出香港自回歸中國後,大家都期望香港和內地能好好相處,繼續發展,但現實中彼此在文化、制度、管治上都有較大差距,需要很多時間磨合,今日的景況其實反映着這磨合期的痛苦經歷。但他卻認定:「不論香港政府還是不同意見的市民,都有共同目標,就是令香港更穩定和繁榮,可以走更遠的路。」張牧師認為社會有不同聲音是常有的,但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任何人都要以非暴力、仁愛為原則,對於不同意見的人亦要包容、有耐性,不仇恨,也不要存報復心。

  他認為教會與政治事件應該保持適當距離:「教會是培育生命成長的使命團體,着重整個人類的生命素質。」張牧師更以「堅持」二字作勉勵:「教會需要堅持不被世界任何事物而影響傳道的宗旨。作為教會,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是否和教會的宗旨傳福音相和。教會要堅持傳福音,讓社會上保持着基督教信仰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力量會改變和更新人類全體的生命。所以教會不直接參與政治事件,但作為信徒,則可以個人身分直接參與。信徒成長,成為成熟的社會公民,從而在政府、商界、慈善團體發揮基督教倫理精神,締造公義和平的社會,給予人民幸福的生活。這也是一種參與政治的過程,也就是保持這樣的一個適當距離。」他又提醒教會和教會之間合一的重要:「在任何處境,教會一定要團結,無分彼此,互勉互助。」

  於張牧師而言,他當下最關注的是青年人:「大家講關心香港,也要關心年輕人。作為牧者要心同感受今日年輕人的沮喪和困惑,引導他們,讓他們為自己、為香港,都有奮進的希望。今日的社會環境已把他們壓逼得很辛苦,若然連我們也忽略了他們的心聲,他們活得更苦。」

  他最後補充說:「今日的社會議題,不單是當下的社會事件,從培育生命的角度來看,我們要關心香港年輕人的將來,往後二、三十年就是他們接棒的時間。今天我們的在位者有權制定和改變現行的政策時,不單要為我們這一代負責,也要為下一代負責,尊重和聆聽他們的心聲。他們走對了,要鼓勵;他們走得極端了,要包容,也要教導。我們要拖着他們的手,一起面對將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