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集體虐兒,概有年矣,不但不見好轉,反之愈演愈烈。每逢看到有關新聞,心中極為難過。
從幼稚園搶學位開始,傳媒報道和探討幼兒教育的篇幅明顯增多,我這才知道不人道的兩歲入讀的學前班以前,還有供一歲嬰兒——他們絕對應稱為嬰兒,不要叫小朋友,那會減低罪疚感——入讀的甚麼班。叫甚麼名字都無關重要,歸根究柢那是虐兒班。
還有電視台把幼稚園考試題目上載網上,看了令人目瞪口呆,那叫罪證確鑿。按這種想法,胎兒應在母腹修畢兩文三語,吃奶時順道學會數學邏輯,方才入學為是。還有更荒謬的嗎﹖
香港許多父母以及親友,還有一些所謂幼兒工作者——其實是典型商人,他們對人生的了解真是難以了解,人生就只是求成功(定義是出人頭地),成功就只是比人快一步嗎﹖甚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要大花金錢,以宣傳片教育公眾︰遊戲是兒童的權利,請給他們一小時遊戲的時間。這個社會,要有多痴迷就有多痴迷。試想像,當那些兒童長大,父母要向他解釋︰我們愛你,所以虐待你。啊,超現實﹗
這種愛兒等於虐兒的行徑,並非非信徒專利,你問問教會裏的年輕父母,聽聽他們彼此間的談論吧,你會知道,教會早已淪陷,我們是信耶穌的,所以我們會為兩歲幼兒進入到名校代禱!
我的孩子都長大了,不是幼兒,因此我知道一定有人嘲諷我過了河很風涼。不過,我訪問過很多探訪發展中地區的人,他們異口同聲︰極貧窮地方的兒童,都有燦爛開懷的笑容,對人有反應,這是在香港看不到的。香港兒童沒有童年,你不難過嗎﹖你不憤慨嗎﹖我不敢沈默,我要說,放過下一代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刊】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