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恩書院明年開設高中
 邁步成首間基督教大學


2567 期(2013 年 11 月 3 日)
◎ 要聞 ◎ 專訪:余愷寧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育能興邦,亦能改變生命。」恒生管理學院創校校長崔康常博士深深經歷此話,使他畢生投放在教育上。他於本年初辭任恒管一職,為的是專心奔向上帝所給他的「夢想」—創立基督教大學宏恩書院。他坦言要邁步成為大學路仍舉步維艱,但宏恩書院已於七月中旬註冊成一所非牟利基督教書院,將於明年九月首辦高中課程,踏出第一步,培育有如摩西的僕人領袖,服務社羣。

  崔康常博士投身教育以來看似一帆風順,二十九歲當上李兆基中學校長,後又創辦恒管,為無數學生增值進入著名大學,被外界譽為「狀元搖籃校長」。「做教育才能脫貧。」他說得堅定,自言小時候家境清貧,只有一套校服和一雙「白飯魚」走天涯,住在上海街也不敢走出彌敦道,直至大學畢業找到逾千元的工作(當年政府工月薪約三百多元),他才抬起頭來,更明白教育是脫貧的路徑。

  「有人說看不出我是基督徒,我都不知道該開心還是不開心。」他輕輕笑着說。談到信仰,他說不得不提母親,兒時母親深信祖先庇佑,在家裏見證過問杯、家仙上身的崔博士一度怕鬼。自中學起醉心科學後,認為鬼神之說不過是科學現象,常與基督徒同學辯斥世界沒有神,終在大學時被同屋的基督徒同學們薰陶信主。其後參與平安福音堂熱心投入事奉,大學三年班已擔任團長,每天讀五、六章聖經的他很快被邀帶查經班、講道,也於多年前成為教會長老至今。

  年屆六十四的崔博士本可安享晚年,今日卻像雀鳥築巢般撿着一根又一根樹枝到新校址。為籌組宏恩書院,近月他四出招攬教師團隊,尋找校舍,籌募資金,就連搬傢俱、洗廁所都親力親為。他分享打從二零零八年已開始有基督教大學的構思,亦深信是當信徒的責任,他反問一句:「無錢無地無人可以怎樣做?」聽到這一問,大學時曾與崔同屋共住的商人原樹華先生二話不說捐出八位數字,並出任宏恩書院校監一職。

  「每次祈完禱神都幫我,好大恩典。」崔博士說,七月中旬完成註冊,八月一日隨即找到位於石硤尾偉志街,前嘉智學校的校舍作為宏恩書院現址。各方好友得聞開校,即送來影印機、桌椅等物資,又有則師朋友幫忙建築事宜,一個月不到已聘請到前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關銳煊教授、城市大學EMBA課程主任梁偉強博士、前中文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及工業福音團契創會總幹事陳天祥博士等人坐陣,及三十多位來自學術及基督教界顧問,包括蔡元雲醫生、陸輝院長等,他說:「宏恩書院需要所有基督徒領袖一同支持才能成功。好像以斯帖一樣等候多時,就是為了今日。」

  宏恩書院希望培訓學生成為摩西般的僕人領袖,擁有「CHRIST」特質—「Commitment(承諾)」、「Humility(謙遜)」、「Resilience (抗逆力)」、「Integrity(誠信)」、「Service(服務)」及「Teamwork(合作)」。他直言今日社會懂得做事的人很多,但基督教價值觀能培育出懂做事又有品德的人才,他日服務社會。辦學團隊雖不是全是信徒,但有相近價值觀,他希望老師們能首先活出身教,在課程上亦有特別安排:「除了有基礎神學思想可供選修外,我們已邀請多位神學院老師,與我們共同撰寫課程,將基督教價值觀融入課程中。」

  書院將於明年九月首先開辦高中課程,預計招收約一百位首批學生,課程以商科為主,包括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等,中四及中五級學費每月五千元,中六級每月五千五百元。而大學課程預計最快可於二零一五年起招生,首年收生約一百五十人,學費擬定每年六萬,計畫開辦社工系、心理學系及服務管理(Service Management),致力培育社工、管理社企等人才,回饋社會。

  外界猜測宏恩書院是恒商的「翻版」,崔博士直言:「我希望故事可以重演。」他解釋,不認為恒商是最傑出的時候,反而希望宏恩成為李兆基中學的寫照,成為全港最增值學校,故希望透過七年制「一條龍」的教育為學生增值,入讀大學,改寫一生。「我們沒有特定的收生標準,更不是高分便取錄,而是希望招收經濟有困難,或是過往讀書不理想的同學,幫助他們進入大學。」他又指有舊生得悉他要辦校,參照「Teach for America」的模式,與宏恩書院以合作模式推出「Teach for Hong Kong」,招攬讀書成績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回校,為貧窮學生補課。

  「宏恩不是屬於我,宏恩是屬於整個基督教。」他鏗鏘有力地說,更呼籲教會更多參與其中,以羣體作見證。他透露現址僅有十二個課室,不足以辦大學所用,近日開始與神學院、大專院校等磋商借用課室及圖書館,但地方仍然嚴重不足。他希望教會領袖除了在金錢上支持和鼓勵教友子弟就讀外,更能成為校董一同協作。

  由於辦私校學費不菲,他建議每所教會認投一位學生的獎學金,幫助經濟有困難學生就讀;並鼓勵信徒以個人名義小額奉獻予書院購書用,「例如每人捐出五百元,集腋成裘很快達到申請大學的十萬本藏書數量。辦大學始終是最終目標,若要於二零一五年開辦大學學位,我們要盡快籌得一至兩億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