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樸到分享


2533 期(2013 年 3 月 10 日)
◎ 教會觸覺 ◎ 吳渭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聖經告訴我們,早期教會已經教導信徒過簡樸生活,真正的豐足是內在而非外在的,信徒在生活上應追求敬虔而非物質的富足。保羅對提摩太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8)近代推動簡樸生活的表表者是已故的史托德牧師(Rev. John Stott),他於一九八零年在英國召開「簡樸生活」會議,提倡信徒以簡樸生活作為表達信仰的一種實踐方式。

  很欣賞《基督教週報》「教會觸覺」專頁的編輯選取了「從簡樸到分享」這題目,背後有一定的思考。有些人過着簡樸的生活,但背後原因只是節儉,甚或是吝嗇,為的是積聚錢財,保障自己,從沒有考慮過與他人分享甚麼。因此,簡樸的外在表現必須源於正確的簡樸生活信念,內在的信念對簡樸的實踐十分重要,缺少了它,一切只是形式吧了。

  史托德牧師教導我們,簡樸生活的信念源於我們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人人平等,都可以分享世界的資源。而且我們肩負管理和保護大地的使命,生命的圓滿是建基於一個整全的關係網,包括人與上帝、鄰舍和大地。基督徒的人生目標是敬拜和服事獨一的上帝,並且愛人如己,而不是作物質生活的奴隸。有了這些信念作為基礎,我們實踐簡樸生活的意義就很不一樣,而且與人分享所擁有的資源便順理成章了。傅士德在《簡樸生活真諦》中指出,簡樸生活也是一種屬靈操練,它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我們與上帝、大自然與他人之間的正確關係。實踐簡樸生活代表我們肯改變生活型態,去符合上帝所造萬物的價值與規律。

  舉一個例子,近來的電子產品消費實在有點狂熱,人們使用的智能手提電話日新月異,發展商年年推出新款式。身邊不少信徒亦步亦趨,原本的電話還很好好的,一兩年內又轉換新的型號。原因是新電話速度快了,功能多了,相片質素好了。今天,手提電話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但人們轉換電話的速度遠遠超過它作為溝通工具的需要。這種新玩意的追求,已經做成很大的浪費。這些電子產品,從另一角度來看,也對環境及人的健康構成不少傷害。簡樸生活並不是要求我們回到原始式的生活,擁有一個智能手提電話也不算是過分。但不必要的轉換電話就是奢侈和浪費,何不將換新電話的金錢去奉獻,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實踐簡樸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