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比喻從小在教會就經常看到,浪子是我們每一個的寫照。雖然,我們都可能已經相信了耶穌,成為天父的兒女,但我們可能仍未能真正觸摸到天父的心。
1. 未明天父心
浪子的比喻中的小兒子,嚷着要得着父親的財產,面對小兒子無理的要求,父親願意,給他一個成長的機會,但小兒子一再傷了父親的心,他帶着所得到的財產,遠遠的離開了父親。從這位父親等待兒子的歸回,就看出小兒子令作為父親的何等憂心。然而,小兒子沒有明白父親的心,仍孤身遠去。
當貲財散盡,這位小兒子決定要回到父親那裏。可是……他真的不知道父親的心現在究竟是怎樣。
他心想:「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他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這會不會是他以退為進的策略呢?或許是吧,但是更有可能是他以自己心中對自己的行為的厭惡,投射到父親的反應之中,這位遠離了父親的小兒子,以自己的想象,聯想父親的心。
然而,就在父親身邊的大兒子,他也同樣沒有觸摸到父親的心。當弟弟回來後,得到父親用上一切美物款待時,心中就被「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所佔據了。他用一般人的標準來看父親所做的事;原來他一直以來,以服侍父親為一種交易,來博取父親的愛,甚至連與朋友一同開心的相處也不敢作,只因怕就此失去父親的歡心。
大兒子和小兒子都沒有觸摸到父親的心,因為他們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父親,父親可以是搖錢樹,父親可以是生活的保障,父親是需要強迫自己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才會歡喜的,父親是我無論如何都不能滿足的……。
然而,弟兄姊妹我們會否像這兩個兒子一樣,都未曾明白父親的心:我們只會向天父祈求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們只會求上帝解決我們的難關,我們以為要得上帝的歡心就要做很多很多的事,甚至,我們以為我們如何都不會被天父所喜愛……,似乎是我們仍然不明白天父的心。
2. 天父展其心
這位父親,在小兒子還未說出他所想象的一切以先,就用雙手緊緊地擁抱着他,連連親他;小兒子未說完懺悔的話,父親就用最豐富的一切來裝飾、歡迎他。這位父親用行動表明了他的心,父親的行動完全扭轉了小兒子對父親的心意的認識,父親的行動先觸動了小兒子的心,就連他預備好的說話都不能再繼續說下去了。當大兒子滿腹怒火的時候,父親不單來到大兒子那裏,還懇求他來參與父親所作的,父親不單用行動顯明他的心意,更向大兒子用言語表明他的心腸,希望大兒子明白父親的心,以致他最終能更深觸摸自己的心。
天父將主耶穌賜下,用行動使罪人走近祂,又藉耶穌闡明天父的心意。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未完的結局,正等着當時的法利賽人和文士自己去決定如何回應。今天,神不斷向我們招手,祂透過不同的方法觸摸我們的心,好叫我們知道祂在乎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已做了甚麼、不是我們為祂獻上了甚麼,乃是祂先愛我們。祂最想我們觸摸祂的心,能明白祂愛我們有多深。我們又能否觸摸到祂的心呢?
卜信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救恩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